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巍巍大唐:开国


推荐阅读: 半岛,宋虚势我来了漫威蜘蛛侠:纵横宇宙不管怎么样我想回去我以女儿身闯荡古龙江湖一切从天龙八部开始演员人生2014诡秘世界:序列之争真诚系影帝冥界之重生反派女帝的贴身佞臣我什么时候成为你的恋人了阴阳生死墓

  这个从江都传来的惊人消息就是,大业十四年,义宁二年,公元618年的三月,隋炀帝杨广在江都遇害,被叛军首领宇文化及弑杀。这一年的三月,正是李建成、李世民率领十万唐军,东征洛阳的行军途中。

  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全天下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地反王群雄纷纷称王称帝,建立割据政权。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渊所建立的大唐王朝,也随之应运而生。李渊在隋炀帝死后,立刻称帝建国,取代隋王朝,建立了李唐王朝。

  先前说过,李渊之所以迟迟不肯称帝,就是因为隋炀帝还在,隋朝还没有正式灭亡。只要隋朝没有正式灭亡,李渊称帝,就是公开颠覆隋朝统治。所以,李渊一直在等待契机。终于,这个契机来了,隋炀帝死了。

  虽然,隋炀帝此时已经大势已去,隋王朝大厦将倾。李渊攻克长安后,拥立代王杨侑为帝,遥尊在江都的隋炀帝为太上皇。即使如此,隋炀帝依旧是名义上的天下正统,谁如果杀他,那就是大逆不道,是公开的弑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渊才迟迟不肯称帝。可是,就有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弑杀隋炀帝。而且,杀害隋炀帝的人,正是隋炀帝最信任的禁卫军,——“骁果”。

  那么,身为一国之君,天下之主的隋炀帝,是如何在江都死于非命呢?这场血雨腥风的江都兵变,又是如何引发的呢?隋炀帝死后,狼烟四起,群雄逐鹿的天下大势,又将向何方走去?

  要想厘清江都兵变的来龙去脉,首先,还得从隋炀帝三下江都后的种种行为,他的一系列的举动说起。

  前文说过,从大业十二年(616年)开始,大隋王朝早已内外交困。此时因为三征高句丽的失败,隋王朝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回天;又因为国内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让隋炀帝自顾不暇,分外闹心;大业十一年(615年),又因为隋炀帝北巡,受困于雁门,更是让隋炀帝威严扫地,颜面尽失。

  隋炀帝深知国家的局面,已经完全失控,大隋王朝已无力回天。为了躲避战乱,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隋炀帝带领着后宫女眷、群臣百官,以及十万骁果禁卫军,从北方逃离,三下江都。

  隋炀帝三下江都,将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孙子:代王杨侑、越王杨侗。他这一走,等于抛弃了江山社稷,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到中原,直至最后殒命江都。

  在隋炀帝三下江都之后,天下大乱的局势愈演愈烈,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当时,窦建德占据河北;李渊攻克都城长安;李密围攻东都洛阳;薛举、薛仁杲父子崛起陇西;杜伏威率领江淮起义军,占领高邮,进逼江都。乱世已至,四海之内再无完土,华夏大地再度陷入了分裂割据!

  面对天下大乱的危局,隋炀帝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隋炀帝三下江都后,整个人彻底变了,性情大变。昔日的雄才大略荡然无存,一变而为成意志消沉,终日醉生梦死,沉浸于醇酒妇人之中。

  天下大乱,让隋炀帝失去了往日的锐意进取,取而代之的是绝望、恐惧与脆弱。这种脆弱,不仅带来了心灵上的创伤,更带来了思想上的沉沦。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一征高句丽失败,他就已经患上了失眠多梦的症状。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

  每夜眠恒惊悸,云有贼,令数妇人摇抚,乃得眠。

  意思是说隋炀帝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惊悸吓醒,连连大喊“有贼”。最后,还是几个宫妇不听地拍着他,隋炀帝方能继续入睡。可以说,此时的隋炀帝,已经完全被绝望、恐惧的心理所占领。

  针对天下大乱的局势,隋炀帝想的不是励精图治,重整河山;而是当起了“甩手掌柜”,装聋作哑,自欺欺人,整天迷恋在声色犬马的温柔乡中,不再过问国家大事,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资治通鉴》记载:

  隋炀帝至江都,荒淫益甚,宫中为百馀


相关章节: 第十八章 罗艺兴衰(2)――作死的罗艺第二章 李唐建国(3)――李渊称帝第三章 瓦岗覆师(1)――鏖战洛阳第三章 瓦岗覆师(2)――敌友变幻第三章 瓦岗覆师(3)――瓦岗悲歌第四章 西北狼烟(1)――河西归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