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某不科学的平静生活


推荐阅读: 古龙群侠:刀斩天地,人断祸福权倾月移诸天长生这个序列游戏有大问题全民:说好的奶妈,治疗能秒人?扮演神佛:从观自在开始长生从宗门杂役开始外卖:海底世界卖鸡爪无敌热血传奇之道尊传说两界真武侦查在深入乱入的鬼怪美剧世界

  “阿陆,你向《国际天体生物学》投递的稿件如何了?”

  “审稿过程可是很漫长的,这件事可急不得。”九月三十日的午后,某个空荡荡的茶水间内,两个年龄相仿的男生一边品茗一边聊天,被称作“阿陆”的那位少年打了个哈欠,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移开电视屏幕。

  “难得《今日世界》对于天文学研究展开了长篇累牍的报道,看来小行星之下人人平等啊,”另一位少年开着玩笑:“人类总不能重蹈恐龙的覆辙,或者说幸亏以前的爬行动物没有点亮科技树吗,否则这地球主宰的位子也未必能易主。”

  “在我看来,自诩地球的主宰可不是什么好事。”陆星辞摇了摇头:“承柏兄,你听说过盖亚假说吗?”

  “我记得那好像是关于地球本身具有意识的理论,“盖壤之痕”貌似比较支持该说法啦,那群冒险家见惯了世界的宏伟,能有这种想法自然在情理之中。”陶承柏根据自己以往与“盖壤之痕”成员打交道的经验如此答道。

  “更确切地来讲,在盖亚假说中,地球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当然,此类说法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比喻,作为整体而言的地球本质未必是生命,但它具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特性,其无数个组成部分会构成相当复杂的关系网。”

  “所以呢?”陶承柏远远没有理解:“接下来你是不是要谈到混沌和熵增?”

  “不,是涌现理论和我自己提出的菌存假设,”陆星辞总算将注意力从电视屏幕上转移开来:“前者核心在于整体不同于累加之和,是有关量变到质变过程的研究。抛开真菌、藻类、寄生虫、病毒等等生物不谈,我们每个人都是大约三十万亿个人体细胞以及三十万亿至五十万亿细菌细胞的集合体,道教也有“斩三尸”的说法,我们不妨先将两者进行大胆的关联,那么这“三尸”就能够等同于除人体细胞以外的“杂质”,试想一下,当你想要喝茶的时候,到底是你“本人”想要喝茶,还是“三尸”想要喝茶?”

  “我们的意识难道受微生物控制?你的说法也太可怕了。”陶承柏有些警惕地放下手中的茶杯:“问题在于“三尸”具有智慧吗?”

  “我更倾向于使用反馈一词,至少在我的“菌存假设”中,我用它来代替智慧本身。智慧往往被视为个人具备的素质条件,但根据我的假设,如果世界是一张无比巨大的台球桌,那么个人智慧就像桌面上的一颗台球,永远只能作为集体的一部分而存在。”陆星辞侃侃而谈:“单个细胞的变化相当容易判断,而预测一个人接下来的行动会变得非常困难,现在请发散一下思维,如果将人体视为细胞,那么由许多人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或者国家,乃至整个地球是否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的确如此,因为变量过多,难以进行定量分析。”陶承柏肯定了对方的说法。

  “蚂蚁、白蚁、蜜蜂、黏菌的个体智慧相当之低,你甚至可以将它们看作依照既定程序运行的机器,但它们组成的一整个群落常常能够展现出高级生命体的智商,如此一来,低层次的个体就难以理解更高层次的群体,就像一只蚂蚁基本不可能预测蚁群的行动那样,单个细胞也无法分析出人类的思维。”

  “这个例子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在增量即变量的前提下,我发表的那篇论文中又提到了“紊流态”,如果你感兴趣的话…”

  “洗耳恭听。”反正眼下没什么更有意思的话题,哪怕自己最后无法理解陆星辞的理论,陶承柏也乐意继续听下去。

  “流体有两种基本流动状态,一种是层流,另一种则是紊流,后者也称湍流。当然,流体动力学并不是我们这些科研人员要讨论的重点。我之所以引用“紊流态”,是因为其本身特性:无序性、耗能性以及扩散性,总体而言,过往社会科学中的大量理想模型并不足以诠释当今世界的变化,更遑论预测未来


相关章节: 第二百六十章 空隙第二百六十一章 违和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二百六十三章 未竟第二百六十四章 非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虹剑第二百六十七章 龙裔第二百六十八章 缘觉第二百六十九章 白枝第二百七十章 整备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