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唐奴牙郎


推荐阅读: 霍格沃茨:我哈利也有家我欲九天揽月神秘轮回:我当主神那些年三国:季汉刘璋从三体逃到超神御兽时代的最强之龙巫妖的半位面发展日志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我一个人演了全世界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华娱锚点武道神龙帝

龟兹镇秋闱当日,旧城试院的大门前,人山人海,聚满了不同人种、不同语言、不同出身的各色考生。

早先曾经担任过范阳太常寺赞引的许方海,看着面前的盛况,一时之间有些感慨。

一直生活在范阳城中的许方海,曾经听人说过,长安洛阳每逢试日,城中万人聚集,诸邦来观。

以前,许方海还想着有机会要去看看,不料阴差阳错,自己却在龟兹镇中见到了此等盛世。

正在想着的时候,许方海的身后,传来了一个年轻人的声音:“这位阿郎,敢问商学科考,从何处入院?”

许方海闻言,转过头来,瞧见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一身青色儒袍,满头大汗站在人群中,焦急的看了过来。

许方海:“商学?你可有荐书和户引?”

那年轻人点头道:“有的,都在这里。”

许方海:“商科入院在中六门,就在俊士科的旁边,你随我来吧。”

那年轻人闻言,如闻大赦,松了口气,连忙跟了过来。

许方海带着那年轻人,顺着人潮,一路向前挤去。

途中,许方海问了那年轻人的姓名,后者回道陆恩生,说是嘉兴人,家中世代从事粮食的生意。

许方海有些吃惊:“嘉兴地处江南,距离安西有万里之遥,你此行来赶考,着实是不易。”

陆恩生笑道:“陆家商行在长安城中有分行,我乃是庶出,自小就在关中长大。这次,听说安西秋闱允许工商杂学入考,便辞别了家人,打算来试试运气。”

许方海:“原来如此,既然远道而来,为何要投考商学?”

陆恩生:“商学、格物二科,乃是新设的科目,我思忖其他考生不知底细,不敢报考,竞争总归要小些。再加上,陆某打小就在粮行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略知些经商的皮毛。”

许方海点点头,不禁高看了一眼陆恩生,心中说道,这后生年纪轻轻,心思倒还不少。

二人来到试院的入口。

许方海仔细看了一会儿,发现赶考商学的考生,的确是寥寥无几,不由对陆恩生又起了几分钦佩。

陆恩生拜别了许方海,入了试院,见院中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来往的院监之中,不仅有役吏,居然还有军士,这让他有了些许紧张。

入了内里的考场,只见场中用矮墙隔成了一间间号房。

入了房中,陆恩生摊开文房四宝和日常器具,接受了院监的最后一次检查。

不多时,只听一声锣响,考场大门缓缓关闭。

试题开始被院监分发到每一名考生手中,陆恩生拿起试题,前前后后看了一遍,当他看到最后的策问时,不由愣在了原地。

重农抑商,重商抑农,哪一条路线对国家更有利?

他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考官居然出了这样的策问。

历朝历代,向来都认为农耕才是正道,而商人不思生产,只会倒卖商品从中得利,近乎于蠹榖。

还有一种说法,如果天下人都贪图短利,跑去经商,而不去务农,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这道策问,表面上是在问农业、商业,哪个对于国家更重要一些,其实却是在问,商业与农业相争,如何才不会动摇到国家的根基。

冥思苦想了许久,陆恩生开始动笔。

这个年轻人,开始并没有长篇大论,叙述商业有多么重要,而是写了一组数据。

战国初期,一亩地在寻常年间,可以产粟一石半,上熟可以四倍,中熟可以三倍,下熟可以一倍;小饥可收一石,中饥可收七斗,大饥只能收三斗。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一亩地寻常可以产粟三石,再到大唐天宝年间,一亩地产粟可达三石半。

另一方面,战国初期,打理一亩地所使用的农具,大多都是青铜制具,耕田方式大多都是两人一组的耦耕。

从战国后期到唐朝,铁犁牛耕、耧车、风车、石转磨、水碓等等农具的问世,再加上圩田、涂田、沙田


相关章节: 第585章 安西来客第586章 失散之女第587章 探望段秀实第588章 卢纶第589章 新气象第591章 河北旧民第592章 第二笔奴牙生意第593章 南唐危局第594章 钱货两清第595章 两军谋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