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非汉废帝


推荐阅读: 巫妖的半位面发展日志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我一个人演了全世界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华娱锚点武道神龙帝影帝:我的娱乐时代红楼正经人天下无仙:极夜大秦从挖地道开始文正公记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黑夜之后

  霍光脸色暗沉,对家中那些不成器的子侄辈更是恨铁不成钢。

  大将军不开心,但是朕是很开心的。

  “好好好!”刘贺一连说了几个好,终于把众人的目光再一次抢到了自己的身上。

  “有劳仲父,为朕的大汉选出了这么多的才俊,那这几日,就由仲父、御史大夫和光禄勋另行商议,将他们从高到低,安排到合适的官职上去吧。”

  “诺。”几人应答。

  “等等,朕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刘安民已经是秩比千石的宗正丞了,那朕就擅作主张,不给他另行官职了,仍然留在宗正丞的位置上,宗正可有什么意见?”

  “微臣没有异议。”

  “好,此事甚好,除了让他们任官之外,朕还要对他们另行封赏,每人赏赐金三十,帛百匹!”

  “另外,这十五篇文章,还要誊抄出来,下发到每一个郡国的官学当中去,让大汉的百姓和郎官都看看,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我大汉真正需要的人才!”

  刘贺说得颇为豪迈,将调子定得很高。

  在场的朝臣对这一幕似乎有些熟悉,好像不久之前才见到过。

  天子虽然不够沉稳,但是说话做事是有魄力的。

  所说所行,都有深意和远意。

  就像今日,恐怕不会到此为止,朝堂还会起一些波澜吧。

  果然,天子没有让朝臣等太久,就开始挑起“事端”了。

  “仲父,你觉得这科举考试如何,挑出来的人才可算得上才德双全?”

  霍光一时有些不知如何回答,他发现天子虽然是在问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且只有一个。

  或者说,天子的这个问题,本身就只有一个答案。

  而这个已经有了答案的问题,将霍光是逼到了一个角落里。

  这些入选的文章都是霍光挑出来的,他此刻不可能否定这些文章的长处和价值,那就更不能否定这些郎官出类拔萃的才能。

  抛开此事不谈,霍光的子侄辈在这次科举考试中没人脱颖而出,如果霍光全盘否定,那么难免会被人诟病。

  这样一来,霍光就只能认可这科举考试的长处了。

  虽然他打心眼里也认为这通过科举考试,来进行第二次人才选拔的方法颇为合理实用。

  但是这种被半强迫着认同一个观点的感觉颇为难受。

  问题是,此时已经不得不认可了,不知为何,霍光对天子有一些埋怨。

  “老夫觉得这科举考试选出来的郎官德才具佳,陛下能想出这个法子,真是心思巧妙,有一颗七窍玲珑心。”

  “哦?朕没有想到,仲父居然给了如此高的评价,朕原来还有些犹豫,如今也就不用犹豫了……”

  “朕想请诸公此时此刻商议一下,看能否将这科举考试之法,用到察举制所有的科目当中。”

  “从今之后,各科察举的人数直接翻三倍,但是到长安之后,均要参加科举考试,只取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其余的赐金放还。”

  此言一出,除了张安世和丙吉这两个“局内人”之外,大部分朝臣立刻就交头接耳起来。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会改变很多事情。

  原来的察举制度,各郡国按照人口比例分配察举的人数。选出来的人才不管水平如何,都可以立刻入朝为官。

  不管品秩高低,至少都会成为郡国或者“举主”在朝堂的助力。

  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单一的小树苗也就长成了大大小小的树林。

  然而,加入了科举考试之后,就意味着一个郡国推选的人才再多,也有可能在考试中全部折戟沉沙。

  这就逼迫着郡国或者举主在举荐人才的时候,不能只考虑亲疏远近的问题,更要想办法察举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要不然很有可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竞争落败。

  在此时的大汉,读经仍然是少数人的权力,察举制仍然不失为一


相关章节: 第210章 大汉第一次科举考试(求订阅)第211章 朕刨掉霍党根基的法子(求订阅)第212章 朕要公平,公平,还是公平!(求订阅)第213章 朕将来夺权,也是为了仲父好(求订阅)第214章 得状元者,朕的刘皇叔也(求订阅)第216章 夫君要和皇帝共享皇权!(求订阅)第217章 霍显教霍成君的御夫之术(求订阅)第218章 老夫允许陛下参与政事(求订阅)第219章 仲父,可是觉得朕要夺权?第220章 朕想要为先帝建陵县(求订阅)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