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非汉废帝


推荐阅读: 巫妖的半位面发展日志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我一个人演了全世界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华娱锚点武道神龙帝影帝:我的娱乐时代红楼正经人天下无仙:极夜大秦从挖地道开始文正公记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黑夜之后

  酒,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按理来说,是生活中的一件琐事。

  但实际上,在大汉帝国对酒的态度颇为微妙,与酒相关的政令是几经变化。

  究其原因倒也简单,那就是酿酒离不开粮食,而粮食是大汉帝国稳定的根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酒与盐铁的地位是相同的。

  大汉以降,朝堂对酒的态度,分为酒禁、榷酤和酒税三种。

  所谓禁酒,就是在荒年灾年,禁止一切酿酒和饮酒的行为,在高皇帝年间,最为常见。

  所谓榷酤,就是实行酒类专卖,只能由专门的府衙酿酒和售卖,私下酿酒卖酒则属于违反大汉律法的行为。

  所谓酒税,就是府衙对私营的酒坊和酒肆征税,通过调节征税比例来调节民间酿酒的产量。

  从几年前的那次盐铁会议开始,酒类榷酤被彻底废除,民间也就可以自由酿酒卖酒了。

  虽然民间可以酿酒,但是各郡国的工官仍然保留有酒坊。

  因为官营酒坊所用的酒曲、水源和粮食都是上等,所以酿出来的酒的质量,要远超民间。

  在这众多官营酒坊当中,原属于少府,如今属于门下寺的考工里的酒坊,酿造出来的酒自然是最佳的,每月可酿酒千余斛。

  这些酒有三个用途。

  一是用来赏赐功臣和百姓,二是留做宫中大摆筵席用,三是通过官营的酒肆向民间发卖。

  少府酿酒的质量虽然非常上乘,但是囿于技艺的限制,杂质仍然很多,度数也不高,因此不易保存。

  这几个月来,刘贺将蒸馏法教给了华承,酿出来的酒杂质更少,纯度更高,光是那清冽的样子就惹人喜欢,浓郁的酒味更是让人神魂颠倒。

  因为刚刚才用上蒸馏法,所以产量并不算太高,每月只能产三百斛宣酒。

  其中的一百斛直接售往民间,也算是与民同乐了。

  为了售卖这些酒,刘贺从少府里拿出了一笔钱,让戴宗命人在北城郭开了一个小小的酒肆。

  数量有限,每天只卖三斛,售罄即止。

  因为人人都知道这是从宫里来的“宣酒”,一时间好事者趋之若鹜。虽然价格不低,但总是未到午时就售卖一空了。

  而只有常来的熟客,才能让酒肆的两个老伙计特意留一些酒——这家名为“咸亨”的酒肆没有东主,只有两个昌邑国来的老人,领着七八个少年郎操持。

  虽然是一些老弱病残,但是也没有任何人来闹事。

  不管是品秩比千石的使君,还是穿着短衣的贩夫走卒,都不敢托大。

  因为人人都知道,这酒肆背后的东主是未央宫,是天子。

  只有活腻了的人,才会来咸亨酒肆闹事。

  一杯宣酒的酒气顶十杯醇酒的酒气。

  寻常人别说是饮一斗,就是饮一升都立马就会醉倒。

  酒好,价格就高。

  寻常醇酒一斗只要三十钱,但是宣酒一斗却要三百钱——足足可以买两斛的粮食了。【一斗等同于两千毫升】

  虽然价格高昂,但是长安城里里,已经到了“无宣酒不成宴”的地步。

  王献与酒肆的那两个老伙计一见如故,才半个月,就与他们混熟了,所以不管他是何时去,都能有宣酒喝,这让大将军府里的其他属官很是羡慕。

  今日,王献自然又饮了不少酒的,有起路来已经摇晃得厉害了。

  从北城郭到这戚里这段路上,王献碰到了好几队盘查询问的亭卒,差点就把王献捉拿起来了。

  幸亏有腰间的组绶和大将军府发的符令,他才躲过了一劫。

  一路跌跌撞撞,王献距离自己的宅院是越来越近,很快就只有不过百丈的距离了——再拐过一个弯就能到了。

  这不免让他有一些飘飘然,被酒精麻木的脑筋天马行空地转了起来。

  这大将军会让自己出任什么官职呢?

  将军府长史?不行,甚是繁


相关章节: 第255章 若战死,汝父母,朕养之(求订阅)第256章 大将军,霍禹竟然通匈奴!(求订阅)第257章 我霍家为大汉立过功,流过血(加更)第258章 我霍禹要辅佐家父称帝(求订阅)第259章 我霍氏联络匈奴,乃曲线救汉!(求订阅)第261章 仲父,是匈奴人打来了吗?(加更)第262章 仲父烧戚里,朕烧明光宫(一更)第263章 此刻,仲父的脑壳有些乱(二更)第264章 霍家的狗,也能吃上皇粮(三更)第265章 霍光吃肉,霍党也要喝口汤(一更)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