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非汉废帝


推荐阅读: 巫妖的半位面发展日志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我一个人演了全世界岳父朱棣,迎娶毁容郡主我乐麻了华娱锚点武道神龙帝影帝:我的娱乐时代红楼正经人天下无仙:极夜大秦从挖地道开始文正公记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黑夜之后

  当李章走马上任,出任报室令的时候,在长安北城郭那间名为“咸亨”的酒肆里,两个老头正在对着一个传信筒坐立不安,他们不识字,自然不知道传信筒上盖着的那个印是什么字。

  但是他们记得,他们答应过一个叫做王献的使君,要替他做一件事情。

  和长安城别处的酒肆一样,咸亨酒肆不只卖酒,而且卖豆饭和羊肉一类的吃食。

  而咸亨酒肆也与别的酒肆在布置上有一些不同。

  当街就是一个曲尺形的大台柜,柜里面的灶上热着一釡的水,可以随时温酒。

  不管是穿短衣的贩夫走卒,还是穿袍服的使君和府君,想要买酒,都要在这大台柜外面排成纵列,乖乖地等候。

  贩夫走卒身上的钱不多,几日攒下来的钱,也只能买一小碗宣酒,往往站在台面上喝完。

  而穿袍服的使君们,则可以多花几十钱,买上一些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加到百钱,甚至可以买到一盘荤菜——左不过是卤的猪肠或者猪头肉。

  这类吃食,原本肯定是不被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瞧得上的,但是自从有人传说是宫里的膳夫传出来的菜单,更是县官的心爱之物后,居然也成了一种风尚。

  以至于这数月以来,长安城北城郭那些肉肆上的肉都便宜了一些,反而是这些低贱的下水贵了不少。

  因为在咸亨酒肆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庞杂,许多事情都可以在这里听到风声,因此此处除了是酒肆之外,还是戴宗手下的那些昌邑孤儿打探消息的地方。

  行人令戴宗每隔三天也定要来查访一次,与掌管这酒肆的关二及张三攀谈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奇闻异事。

  没错,关二和张三本来是昌邑国的漆工,在昌邑宫做活的时候,还和昌邑王一起饮过酒。

  数个月之前,这两个人拖家带口,跟着戴宗一路来到了长安,投奔赏给他们酒喝的昌邑王——也就是当今的天子。

  两人在考工下辖的漆器坊里做了几天活路之后,就被点名来掌管这家酒肆了。

  他们以前也经营过小的漆器坊,算是买卖人,而平时又爱喝酒,加之年龄也大了,所以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更何况,这是天子的口谕,答应下来也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

  操持了一个多月,咸亨酒肆也就上了正轨,不仅活路轻省,而且还能饮酒,自然是乐在其中。

  平日里,有一个叫做王献的使君常来肆中饮酒,因为脾气相投,又都是爱酒之人,还不会轻看老哥俩,一来二去,三人就成了酒友。

  不管有酒还是没酒,王使君常常会拎着一两个荤菜来酒肆中“打平伙”。

  关二和张三晓不得王使君当的是什么官,而对方平日里也很少说起自己在哪个衙署上差。

  三个身份悬殊的人,只是一边饮酒一边骂一骂家中不争气的几个竖子,再抱怨抱怨脾气古怪的拙荆。

  大约十日之前,是王使君最后一次来酒肆,那一日,他将一个盖有印泥的传信筒交给老哥俩,让他们替自己保管。

  “两位兄长,此物是愚弟一件要紧的东西,不宜放在身上,希望帮我保管一段时间,若是我一连十日不来饮酒,也不来取回此物,那么就求二位兄长帮我把此物交给县官。”

  这就是王献留下的后手。

  没想到,霍山下手太快,王献根本没机会亮出这后手来保自己一条命——动手太快太利落,有时候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可能,王献在将此事交代给关二和张三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意识到是在嘱托后事了吧。

  当时三人正喝得酒酣耳热,关二和张三也没有多想,当即就拍着胸脯答应了下来。

  关二借着酒劲儿,还一个劲儿地说自己和县官有多熟络,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县官给自己倒过酒,他们也替县官出过头。

  原以为,这件事情,本来应该轻轻揭过


相关章节: 第267章 朕给墙头草的第二个春天(三更)第268章 汉军和民心,朕全都要!(一更)第269章 《长安月报》,百字百元!(二更)第270章 霍光:陛下放肆,不应胡言乱语!(三更)第271章 朕掌握了大汉的喉舌(一更)第273章 霍光欺天了!霍党都得死!(求订阅)第274章 朕的帝党,能否与仲父一战!?(求订阅)第275章 陛下,臣等弹劾霍光有不臣之心(5k)第276章 朕的血书诏,诸公可敢接?!(求订阅)第277章 朕看这大汉,忠臣比奸臣多!(求订阅)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