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609章 言建文帝

第609章 言建文帝


推荐阅读: 烟花散尽似曾归超神学院里的异乡人战锤巫师下过雨的天空某美漫的医生特种岁月生死界碑从诛仙穿越诸天医神小农民刘备的日常陈铁林清音洪荒之兽皇神逆

“你胡说八道吧?我皇兄是皇帝,你从哪儿看出来我比他有福?”

尽管胡逸仙是长辈,可朱翊镠在他面前,说话还是无所顾忌。

“当皇帝的人难道就一定有福吗!”胡逸仙道,“且不说它朝,就说本朝皇帝建文帝,潞王爷觉得有福吗?”

朱翊镠沉默不说话,因为建文帝的命运实在堪称坎坷。

但他也只是沉默了一会儿,想着既然这个胡逸仙那么能侃,说得好像又是那么回事儿,像个高级卜相师似的,那就不妨再考他一考。

于是,朱翊镠有心问道:“关于建文帝,胡大仙儿了解多少?”

“潞王爷想问什么?”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个谜,胡大仙儿觉得呢?”

胡逸仙喃喃地道:“牢落西南四十秋,归来花发已盈头。乾坤有梦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前云气暗,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不知潞王爷听过这首诗没有?”

“这是建文帝所作?”

“正是,这首诗出自徐襄阳西园杂记,但那里面只录了这首诗,却没有提出任何的佐证。关于建文帝这首诗的佐证,在碧里杂存一书中倒是有过记载。不知潞王爷有兴趣听吗?”

朱翊镠点了点头。

原来探视胡逸仙多半为了孩子,离京前最后一次探视让他觉得胡逸仙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警觉。

或许正因为这种警觉,让胡逸仙对未来有着不同寻常的预知与判断。

抛去感情的层面,也是朱翊镠这次探视的主要原因。

本来问建文帝的消息也只是一种试探,却没想到胡逸仙说得有板有眼,除去念诗,貌似还能将这首诗的出处以及建文帝来龙去脉讲清楚。

朱翊镠当然感兴趣了。本来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就是千古之谜嘛。

且听这个胡大仙儿是怎么说的。

起初觉得他是个大骗子,“大仙儿”多半是讽刺之词,可随着接触的增多,越来越感觉他还真有几分“仙儿”。

只听胡逸仙介绍道:“碧里杂存这书据说是正德年间一个叫董毂的人写的。此人是正德年间的进士,曾当过安义、汉阳两个县的知县,后因事罢官归隐林下,写了这本书。

“对建文帝旧事,书中记载颇祥。说建文帝尚在垂髫之年,太祖皇帝夜里做梦,看到内廷左右楹柱有黑白二龙缠绕相斗。左边楹柱上的黑龙战胜。

“天亮后,太祖皇帝非常惊奇地发现燕邸,也就是后来的永乐皇帝爷,与皇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各抱一根楹柱嬉戏。而燕邸恰恰在左边那根楹柱上,太祖心下便起了疑心。

“后来太祖皇帝带着燕邸与皇太孙阅御马,出了一个上联让两人对,太祖皇帝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皇太孙对曰雨湿羊毛一片毡,而燕邸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

“显然太祖皇帝对燕邸较为满意。从中也能看出皇太孙的懦弱、平庸和燕邸的雄心。等到太祖皇帝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建文帝的皇位。但后来江山还是被燕邸所得。而那副对联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

“其实太祖皇帝当时燕邸与皇太孙的对联,心下便不免喟叹天命不可违,所以传位给皇太孙后,曾封锁一箧,密召已成为建文帝的太孙说,你所他日遇到大难,垂死之际方可打开一看,遇到小灾万万不可打开,切记!

“等到了壬午那一年,燕邸从北京发兵,靖难之师包围了南京紫禁城,建文帝在危急之中打开太祖给他的箧笥,只见里面唯有僧衣帽一套,度牒一纸,剃刀一具而已。

“建文帝想到太祖对他的嘱咐,不禁大吃一惊,于是乎,连夜削发,纵火焚宫,从暗沟中逃走了。有司便以自焚奏达于永乐皇帝爷那儿。书中说建文帝这是顺天知命见机保身。

“至正统年间,距靖难之变已不知不觉过去四十年。有一天云南布政司衙门忽然来了一位老僧,南面而立,说:吾乃建文帝是也,今吾年八十,彼已传四朝,事即定矣,吾有首丘之怀,故欲归


相关章节: 第604章 又拿捏一大公公第605章 取而代之如何?第606章 搜查慈宁宫以迫其现身第607章 驸马与公主站队明显第608章 极不寻常的胡大仙儿第610章 再见小哈奇第611章 母子三第612章 都睡不着……第613章 万历皇帝突然犯病了第614章 继续逗留京师

也许你还喜欢: 不负大明不负卿123重生之小皇孙悠闲在大明不负大明不负卿txt不负大明不负卿 小说重生之大明举人不负大明不负卿易看小说权倾华夏我主大明十大公认架空历史小说大明祥瑞不负大明不负卿起点大明权臣王贤不负大明不负卿起点中文网不负大明不负卿txt免费下载悍卒横刀行不负大明不负卿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