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大明当小吏 第40章 钱多烧的

第40章 钱多烧的


推荐阅读: 皇后是门技术活农女不修仙重生后我成了大佬的掌中欢栀子公主这个总裁太反常我家掌门有点凶大佬来自一千年后X图鉴欢迎进入炼狱游戏星尘源起嘉靖元年恰如蜜糖万分甜

“等农业发展起来之后,推动手工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商业的发展,咱们有水路,到时候要运送出去也方便,只要商品能顺利流通起来,兰县必定人人过上好日子。”

有一条便宜的水路,这也是兰县的优势。在这个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水路就要占优势很多。

这么一算,兰县的发展还是大有可为的,难怪在后世,这里会成为省会。

祝况话说的简单,总结起来更是简单,就一句话,发展农业推动手工业的发展,进而发展经济!

他的历史知识不多,但也知道,明朝的时候,资本主义已经萌芽了,这时候发展手工业,正是好时候,大势所趋啊!

“你说的这种农作物,本县从来没见过。”听完了祝况的话,杨明廉苦笑着说。

想法不错,是年轻人的想法,有气魄,但很多时候,只有气魄没有用啊!

果然,向祝况这样一个年轻人问这话,就是错的,罢了,只当是说闲话就罢了。

但是,祝况接下来的话却又让他意外了。

“回大人的话,这样的农作物是有的,小的弄了些种子,并不很多,打算今年在我家的地里先种上。”祝况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说道。

那可是发家致富的基础啊,亏得过年的时候买了几十亩的地,正好有三亩地还没有赁出去,自己种正好。

祝况想起那些种子,心情就是个愉快啊,他没想到,当时没注意的那些小袋子里,竟然有好几种种子。

也就是说,他用了一两银子,不光收获了三百多斤的洋芋,而且还得到了二十来斤玉米种子和小部分辣椒和西红柿的种子。

这些作物一旦从兰县开始推广,将来的兰县地位可就大不一样了,绝对能成为周边的经济中心。

而他一点都没浪费的将这些作物种到了自己家的田里。

洋芋种在了旱地里,而其他的作物则种在了良田里。

不过,这些没有必要告诉杨明廉,这是他以后过上好日子的基础。

他虽然想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首先自己要过上好日子。

“你说的是真的?”杨明廉吃惊的问:“这世上真的有耐旱的作物?”

如果真的有这样好的作物,朝廷为什么不曾推广?

“回大人的话,是前几日在青山渡发现的,花了些银子都买下来了。”祝况简单的说了。

虽然祝况说的笃定,但杨明廉等人面面相觑,还是不敢相信。

要真的有这样好的农作物,以前怎么没人发现?而且,好东西还能在兰县这种地方被发现?

“祝况,等你说的这农作物长出来了,我可要去看看,你说的是不是事实!”

“师爷说笑了,自然是真的,那可真是好东西。我之前从一本杂书上面看过,不光耐旱,而且还是高产作物。”

杨明廉等人不疑有他,他们都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并没有想过,其他的书读了有什么用,但祝况显然与他们不同。

祝况这个人,连那些枯燥的典籍都能耐着性子读下去,要说读些关于农事的书,也不是不可能。

“这可真是我兰县百姓的福气。”向浩才感慨的说道。

兰县的人过的太苦了,有一条河,可是,周边能浇灌的土地不多,大部分的山地还是干旱的,这样的自然条件,导致了贫困,也是没办法。

“咱们兰县的人以后吃饱饭没问题,等大量推广之后,还能加工不少好东西。”祝况信心满满的说。

发展工商业,自然要有商品,而不是只有农产品。

“祝况,既然有这样的好东西,以后你除了翻看账目之外,还要注意农业方面。争取到了明年,咱们兰县的大部分人都能种上你说的这个洋芋!”杨明廉说。

这话说出来,就意味着,祝况在县衙里是最特殊的存在了,不一定需要每天来衙门里上工,而是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工作。

祝况对此很满意,虽然他乐此不疲的在衙门里看那些账册,可是,到底也有乏味的时候,


相关章节: 第35章:麦子第36章 生不逢时第37章:杨大人第38章 捡漏第39章:杨大人第41章:杨明廉第42章 声望第43章:杨大人第44章 都捐出去第45章:杨明廉

也许你还喜欢: 明末边陲小县令明末重生之白杆兵重生明朝考状元回到大明当小吏我在大明当小吏起点中文大明小吏小说大明第一侯重生大明秀才农家出了科举大佬草根闯大明穿越古代当小吏的小说我在大明当小吏TXT乡村小吏在大明免费阅读大明马贼重生一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