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祥瑞 第160章观念冲突(二)

第160章观念冲突(二)


推荐阅读: 我的快递通万界我是真的没修仙太上剑典从火影开始修道重生在女尊世界李阳小说战神齐昆仑李阳穿越到秦朝李阳巴宓偷香高手妖孽修真在山村李阳穿越到秦朝李阳你的小可爱黑化了

叙这些凡情俗事,且谈论文章见解及朝政要事。”

解淳这才面露释然笑容,与王恕谈论起对学问的见解,不久之后二人又开始争论起来,原来王恕此人注重事为之际,重在自得,不尚空谈,注重气节。

王恕认为:古之学者,皆以言以为学,故无饱求安者,志在敏事慎言,就有道而正之,正其所言,所行之事,非是者行之,非者改之,将学与行紧密结合为一体。

在自然观方面,他倾向于有神鬼论,谓之:鬼神之谓德,能生长万物,福善祸淫其感,无以复加。

关于心性则认为:性乃天之所命,人之所受,性即天理。

解淳感觉此老的学说,有些前后自相矛盾,则予以反驳争辩,王恕也不生气,说学问不辩不通,道理不辩不明,也不顾忌自己年高德重,与解淳你来我往展开激烈辩驳。

总而言之,王恕言性排除掉“气质之性”,而将其归结为纯善的天理之性,认为人生下来便知善恶,与后天的薰陶和培养没有任何关系,这也是明朝时期,大多数学者的共识。

而解淳却持反对意见:认为人生下来,根本没有善恶之分,都是一张纯白的纸张,人性都是纯洁无瑕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人为的教育,才使得人变得善恶起来。

而且解淳认为:人没有纯粹的善人和恶人,他们都是以自己认为的对错而为之,故圣人才有“孟母三迁”的经典故事流传下来。

他认为:善人也有恶念,若是一时压制不住自己的欲念,也有可能成为十恶不赦的大恶人,而恶人若能放下自己为恶的执念,也有可能成为大善人,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解淳认为:世上没有鬼神,一些人为不能理解的怪事异事,只不过是一些不为人知的奇异怪像所致。

二人互相举例争论,倒是极为兴高采烈,完全忽视了外面的天色,慢慢变得黑透下来,王府管家早己点燃蜡烛,为二人照明多时,只是二人辩驳入神,并没有发觉而已。

王恕高兴的哈哈大笑,对解淳不住口的赞叹不已:“子厚果然不同凡人,竟能与老夫引经论典,辩驳至天色黑透,真是后生牛犊不畏虎,今天让老夫大开眼界,同时也大有收获,解了我平时久思不解之疑惑。管家,快上晚饭,老夫都感到饿了,今天晚饭也要多吃一点。”

看着王府管家高兴地跑出去,吩咐仆人快上饭菜,王恕又对解淳感叹道:“子厚也看到老夫年事已长,我己经屡次向圣上提出辞官归乡,能够安度晚年,每天流连于山水之间,并将我心中的学问整理出来,致力于学问研究,能著书育人,培养幼子成才,也不枉王某一生的满腹经纶。无奈圣上执意不从,又赐予太子太保的显赫爵位,只是老夫毕竟七十有余近八旬的老朽之辈,每天都感到精神不济,如何能外理吏部诸多政事,一向都把公事交予副手外理,而老朽只在关键之处把握尺度,如此尸位餐职,真的令老夫感到羞愧不堪。这些天一直心中烦恼不悦,连管家和家眷都为之担心,今天子厚能陪伴老夫闲聊一天,倒是略解老夫的心头不快,今晚当痛饮一大杯,以作庆贺。”

解淳高兴地附和王恕的提议,但望着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王恕,又知道他心中的痛楚,不由得也为之心痛,在心中下定决心,在适当的时机,向弘治皇帝禀明王恕的真实意图。

解淳经过王恕的一番开导劝说后,也看开领悟许多道理,在这个大明朝世俗礼节薰陶下,他发觉自己不仅没有改变世人的生活规则,反而自己被慢慢同化融合,现在自己不就已经订有二妻两妾的婚约吗?何必再与张诚争辩谁是谁非?

解淳并没有出面给张诚提亲,而是拜托唐寅前往,毕竟他迈不过自己心中的那道坎,仍然顽强的坚守着自己心中唯一的观念堡垒。

唐寅倒是没加任何推辞,欣欣然一口答应下来,毕竟他和张诚是同科进士,他的年纪又稍长许多,出面作伐倒也极为合适,何况还是为自家恩公的表兄助力


相关章节: 第155章:房师第156章殿试放榜(一)第157章:李豪第158章殿试放榜(三)第159章:张诚第161章:解礼第162章纳妾(二)第163章:李达第164章纳妾(四)第165章:牟斌

也许你还喜欢: 染指大明强明铁血大明雄主大明之明末驸马大明祥瑞下载大明祥瑞起点大明祥瑞txt下载大明祥瑞小说大明祥瑞宣德年制大明祥瑞txt大明之帝国中兴大哉大明干戈大明大明雄魂不负大明不负卿大明之天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