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凉荧 第8章 知音

第8章 知音


推荐阅读: 被偏执大佬宠成了小作精苍穹颠大唐之称霸全球我有一个神奇古董店我才不要当什么救世主武者的箱庭之旅快穿宿主又在堆马甲向日葵II攻略任务又失败了哑巴夫郎是狼崽亚德的故事全娱乐圈都以为我天煞孤星

鱼儿潭边的这块大青石上篆有“雁秋”二字,据说是稷宫曾经的一位教习,见着公雁衔中箭亡故的母雁来此,悲声不绝、哀鸣而亡,便挪青石葬之,刻碑铭以祭。

藏书洞的守书人姜宁,便喜欢靠卧在这青石上,观潭看剑,捧卷读书。

要说这稷宫的藏书洞可不简单,开芥子天地,纳大夏皇朝泰半书典,有道藏、武典、佛卷、儒籍、符策、阵韬之册,包罗万象,逾百万卷不止。

洞里的金匮石室中,更有无数武者梦寐以求的虚境顶尖功法。

裴莘渔主修的十二品音道至典《六吕》,便得自其中。

依着稷宫的规矩,藏书洞的守书人可以遍览洞中典籍,除了石林中的万卷杂谈,更包括金匮石室中六域武者梦寐以求的珍品书册。这样的特权,让不少人欣羡不已。

只不过姜宁这个守书人,在稷宫历代的守书人中,算是个另类。左腿瘸了不说,还经脉尽断、开不了脉,进稷宫二十年都不能纳元入境,更别提什么聚府凝魂、破境入虚。

怎么说呢,姜宁这辈子除非突然得了什么逆天的宝藏机缘,武道这条路基本上是不用想了。而在以武为尊的六域,没有武道修为,真就与废人无异。

因而在稷宫大多数教习、学子乃至于杂役看来,放姜宁在藏书洞,要么是因为藏书洞守书老人钟洄的缘故,要么就是得了一些不可言的贵人的照拂。

毕竟姜这个姓氏,可是大夏皇族的姓氏。其他人虽不清楚姜宁的真实身份,但光是看姜宁的仪态气度,也不像毫无出身的寒门庶族。

裴莘渔跟姜宁相识是在二十年前初入稷宫的时候,那时裴莘渔才六岁,刚到离着汶溪万里之外的洛黛山,人生地不熟不说,还因为出身低微被学宫里许多人排挤,便经常把自己埋在藏书洞中看书,跟钟老身边的这个与她同岁的小书童也就认识了。

后来寻到鱼儿潭这块幽静之地抚琴练剑时,看到那个小书童竟也常来这里卧石读书,两人便逐渐熟络了起来。这些年来,两人一起酌酒、莳花、凌风、听雨,一起漱泉、濯足、玩水、观鱼,一起登高、远眺、静坐、望云,一起闲聊、看鸟、散步、寻幽……

悠哉间二十年,青梅竹马,渐成知音。

因而当裴莘渔归剑入鞘的那刻,姜宁就很默契地合上书卷,抬头接过裴莘渔的问话,朝她露出一个暖色的微笑,然后顺着她的声音回道,“嗯,一起。”

姜宁从雁秋坟上滑落下来,朝裴莘渔接着说道,“去我那儿吧,早上就煨了牛骨汤。”

“嗯……那好,我跟绾姐姐说一声,免得她等我。”裴莘渔抬手挽袖、擦过额头的轻汗,笑着朝姜宁点头回完,便从怀中摸出一枚精巧的鱼符,朝卢绾传音过去。

其实对裴莘渔来讲,能不回景兰苑操持厨火,伺候那位等着“喂食”的绾姐姐,倒也乐个清闲。就是不知道回去以后,又要忍受绾姐姐怎样的唠叨……

不过,管她呢,绾姐姐那张碎碎叨叨的婆婆嘴,她都习惯快二十年了。


相关章节: 第3章 辩经第4章 打趣第5章 观铃第6章 寻人第7章 舞剑第9章 下厨第10章 话别第十一章:蒙童第十二章 不争第十三章:姜宁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