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笑读朱元璋 第132章 贪官是怎样炼成的?

第132章 贪官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阅读: 最远能走到什么地方忘川幸者倾颜之世沈先生的小可爱是捡来的快穿之误惹偏执大佬入赘为婿岳风小说末日之战兵系统废婿翻身千古圣君秦二世胡亥蒙蕙废婿翻身岳风废婿翻身岳风柳萱快穿之反派boss人设又崩

虽然锦衣卫的名声不是很好,但是我在这里想给它先正正名。

我们不能因为它后来的滥用职权,就全盘否定它的功绩。

就和对和珅的评价上一样,很多人一提到和珅就骂他是大贪官,是清朝的蛀虫,就是因为他的贪污才造成清朝开始走向末路。

但是我认为评判历史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客观公正,不能因为对某些事物不满就将某人全盘否定。

和珅本人确实是个贪官,无论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一个巨贪。

这一点没有错。

但是他的贪污是历史的必然。

我并不是说他的贪污是正确的。

我没有这个意思。

我只是说和珅的官职和权利给了他贪污的便利。

他的官职摆在那里,他的权利放在那里,他的贪污是一个必然。

我一直认为当一个人的实际收入和手中可调配的巨额利益不成正比,形成巨大落差的时候,那就是这个人走向堕落的开始。

说简单点,就是你的工资每个月是一百块,但是你可调动的权利是一千万,这时候面对巨额利益,十个人有九个甚至九个半都会动心。

更何况和珅手中的权利调配何止千万,数十亿都是有的。

而另外一个更大的影响因素则在乾隆身上。

我一直认为对和珅的贪污行为乾隆一直了熟于心,但是他却不加指责,从某种方面来讲乾隆是允许和珅贪污的,甚至纵容他的贪污。

一个人本身就想贪,老板就允许他贪,那还用考虑么?

不用了。

直接干吧!

另外还有一个政敌的因素。

在政治场上,时刻都有政敌的存在。

我提出的意见你不支持,你就是我的政敌,你和我尿的不是一壶,你和我穿的不是一条裤子。

而这个政敌只要一次成立,那就永远成立。

当权利高于政敌的时候,就出现想要干掉政敌的念头。

这时候政敌一方想要化解矛盾,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掏钱。

也就是行贿。

用钱买通你,以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跟着你干。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不收的情况。

如果不收必然出现两种解释,一种是你非置你于死地不可,咱们两个不是一队。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党派。

另外一种解释就是给的钱太少。

而往往都是后者成立。

当他掏出让你满意的数字的时候,你即便想不收,你的手也会不听使唤。

而当你收过一次以后,那你就等同于敞开了贪污的大门。

后面的诱惑则会更足,以后的金额会更大。

同时你也将更加堕落,而身不由己。

这也就是小贪向巨贪转变的过程。

和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个本身就想贪,手中又有贪污的便利,领导又允许他贪污。

天时地利人和,三点都占齐了。

和珅的贪污也就变成了一个必然结果。

而根据乾隆的态度,后来的和珅贪污越来越大,也就不奇怪了。

这个理论放在锦衣卫身上同样成立。

首先根据朱元璋的性格来讲,多疑多猜忌的朱元璋对功臣肯定不会信任,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功臣们手里有权,他们在军队里面拥有一定的号召力,这就直接对朱元璋的皇权形成一定的威胁。

对于官员们来说,他也不相信。

因为这些人总和他作对,他虽然身为皇帝九五之尊表面上说一不二,但是他想干什么事情比如嫖个娼召个妓什么的这些官员们都不会同意,想从他们身上多炸点油水捞点外快让他们多干活少吃饭的愿望官员们也不能容忍。

对于这些不相信的人,朱元璋总需要提防着他们。

即便不怕着他们使坏,也得防着他们造反。

当朱元璋把传承了数千年的丞相给干掉以后,他每天的工作量巨曾。原先每天只需要批十份奏折的他,现在需要批数千份。

这就直接挤压了他原本用于提防的时间。

这时候需要


相关章节: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怕死的郑士利第一百二十八章:王祎第一百二十九章 渣男的下场第一百三十章:马皇后第一百三十一章 恐怖的锦衣卫第一百三十三章 第三场政治屠杀第一百三十四章:韩铎第一百三十五章 徐达的陨落第一百三十六章:蓝玉第一百三十七章 想死还是想活

也许你还喜欢: 朱元璋没读过书为什么能成功朱元璋喜欢读什么书朱元璋儿子名字怎么读朱元璋小时候读过书吗读朱元璋有感1000字朱元璋什么时候读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