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旅明 第两百三十二节 群贤毕至(五)

第两百三十二节 群贤毕至(五)


推荐阅读: 最强外卖员麻辣茄子律政甜妻一见钟情甜甜恋爱轮到我律政甜妻一见钟情墨景琛锦黎农门小神医青椒是甜椒帝王龙婿花小小七夜风洛雨诗帝王龙婿都市至强修罗叶天秦清涵纨绔王妃是戏精叶君澜宗政寒

杜德伟当日在许心素这里密谈过后,很快便离开了月港。

回到海门岛后,杜德伟迅速和胡八两人关起门来开始密议,这期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当然,和往常一样,最终获胜的依旧是杜德伟。

于是乎两人在第二天就分道扬镳。杜德伟北上不知去向,而胡八则径直回中左所投了李魁奇。

不提李魁奇如何在厦门收拾残局,只说杜德伟一行20条各色杂船,在当日和胡八分手后,没有半分耽搁,而是一路北上去了福州。

眼下正是南风季节,所以杜家这20几条船北上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尽管有些破烂渔船的拖累,但他们还是在第三天的傍晚,赶到了海坛群岛最北端的洛山列岛一带。

在距离闽江口只有30多公里的东洛岛随便找一处海湾下锚后,杜德伟第二天一早,先是换上一身渔家短打,然后从队伍里挑了一艘不起眼的破渔船后,便向福州城方向驶去。

一路贴着海岸线北行,到闽江口后转向西行,曲曲折折,直到午后,渔船才在福州城北的井楼门码头找了个位置靠岸。

随便掏把铜钱打发了尖嘴猴腮的税吏,杜德伟站在码头看了看左右,然后将头顶的斗笠又压低一点后,这才说一声“走吧。”于是,一行三人便默不作声往井楼门走去。

井楼门外就是官办的闽江船厂以及大大小小的私人船厂。此地樯橹如林,沿江堆积着无数木料,船具,大大小小的私人码头密集排列着,人流如织,工匠如云,各色人等尽皆汇聚于此。

杜德伟三人今天就在码头看到了一副西洋景。

上得岸来没走几步,前边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队伍两个穿着官服的衙役背手走在最后,七八个白役手拿棍棒和铁链走在前;而队伍中间夹着的,则是10来个捆着双手,额头上用黑漆标明的犯人。

这队伍走了没多久,便拐入了一条青石大码头。

这所码头一看就是富商所有通体由一水的长条大青石砌成,青石间则用一些细细的灰泥捻缝,平整光滑,敦实气派。

码头上此刻停着三条簇新的大福船。而船下正有一队浑身破破烂烂,衣不遮体的叫花子,在被一些穿着短袍的水手往船上赶。而渐行渐远的杜德伟最后一眼看到的,是那些衙役有说有笑地将犯人们交给了码头上的水手。

三个普通渔民很轻松就穿过了井楼门,当然,几个铜板的过路费还是要给的。进入福州城后,三人先是在路边小店吃了一碗猪血米粉,然后便按计划一路往船行街走去。

船行街就在井楼门左近,是传统的前街后河格局店前是街道,店后就是五惠河,行船卸货都很方便。由于街上的商户大多是为了配套城外的船厂而设,所以这条街上有不少船厂东主的办公室,包括一些绳帆钉木之类的原材料批发店,还有船行会馆。

杜德伟少年时因为跑船,原本就来过此地多次。而就在两年以前,他还来此地买过二手鸟船,所以今日故地重游,倒是没有感觉到陌生。

唯一让他感到惊讶的,就是脚下的地面了。

记忆中的泥地,不知什么时候已被换成了青石板地面,而且和外间那所码头一样,板缝间同样是用一种灰色的细泥捻缝,青石板被铺得致密平整,宛如平镜一般。

这条街令杜德伟惊奇的地方不但有地面,还有其他方面街头有茅厕,街面上有穿着短号褂的老头在不停洒扫。整条街干净齐整,就连大街小巷必备的乞丐在这里也不见踪影。

三人就这样沿着既熟悉,又陌生的街面走到了头,然后杜德伟就看到了此行目的地一家名叫“海东商行”的铺户。

这里的情况又和杜德伟记忆中的场景对不上号了原本高矮错落的一排铺户,现如今已经踪迹全无。取而代之的,是一溜7间形制相同的大门脸。

这7间大铺面全是一水的红砖砌就,外墙用石灰刷得雪白,气派不凡。除了头一间的门匾上用金字写着“海东商行”之外,其余几间铺面的门口,还分别立着漆牌,上书“海运”,


相关章节: 第两百二十七节 安装第两百二十八节 群贤毕至(一)第两百二十九节 刘香第两百三十节 群贤毕至(三)第两百三十一节 杜德伟第两百三十三节 杜德伟第两百三十四节 群贤毕至(七)第两百三十五节 杜德伟第两百三十六节 群贤毕至(九)第两百三十七节 瞿大忠

也许你还喜欢: 铁血残明旅明123梦回大明春旅明小说铁血残明柯山梦旅明起点旅明txt下载旅明 笔趣阁旅明大明镇海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