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宰相 第92章:李继

第92章:李继


推荐阅读: 高中日常进行时你们都想祸祸我谁家大佬在线发糖五爷又想静静了爱你如滴水穿石陨落的大仙叶枫苏启月赵莉滢唐皓笔趣阁女总裁的超级保镖前世今生之三生有幸秦凡姚芯至强纨绔逆袭许苏晴至强龙王

在万历四十二年,万历皇帝这一年身体不太好,以为自己就要不久人世,为了给后人留一个好印象,当年三月下旨将天下所有矿监、税监都撤了回来。

但没想到万历皇帝都准备好后世了,太子都已经准备好接班了,那想到万历皇帝又挣扎的活了过来,并且身体越来越好。

身体康复后的万历皇帝心中有些后悔,早知道这样就不撤回矿监税监了,但话已出口,实在不好收回,所以这几年全国各地一直太平的很,没有这些死太监收刮地方。

当然这不是万历皇帝做的不对,万历年间因为经济大发展,南直隶等地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的苗条,但朝廷收税还是使用中古时期的税收体制,那就是农业税为主,徭役为辅。

这时明王朝经过近二百年的发展,形成一大批士大夫阶层,这些人是不用交税的。同时地方那些有交税资格的自耕农,为了逃避交税更是纷纷投献到这些士大夫门下。在加上朱棣设定的不合理宗室规定,需要朝廷供养的宗室人数逐年攀升,几方面加起来,朝廷的税收开始逐年减少。

从张居正死后万历亲政,朝廷的税收从一千二百万两逐年下滑,到了万历十一年更是降到了五百万两,到了万历四十年,更是下降到每年三百六十万两的窘迫地步。

而明朝税收锐减的原因,却有两方面,一是张居正死后,土地兼并的卷土重来,大批国家经过清丈后可以纳入税收范围的土地,被巧立名目的纳入各级官员地主,甚至王公贵戚名下,国家可用来征收赋税的土地,不到十年间,既缩水到五百多万顷。

明朝的税收体系,本就是以农业税为主。但在万历在位时,发展最迅速的却是工商业,东南沿海商业贸易大兴,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已成严重的不平衡态势。

农民日益穷困,许多人甚至抛家舍业,有地不种跑到东南沿海打工,成了最早的农民工阶层。东南沿海商业发达,但明朝商业税,从开国起就相对比较轻,发达的工商业下,国家通过原有的税收体系,很难增收太多的赋税。

明朝万历年间户部收取的商业营业税,在万历十年之后,一直保持在每年二十万两左右。明朝前半期主要的商业税收入来自于盐税,但到万历时期,随着私盐贸易的兴盛,山西以及两淮盐商力量的壮大,明王朝对食盐贸易的垄断早被打破,在万历时代的食盐市场上,全国的食盐需求量有十八亿斤,而官府经营的食盐,只占五亿斤,税收自然大打折扣。

明朝经过“隆庆开关”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但明朝收取关税的体系,依然是永乐年间的市舶司,收税方式,还是按照传统的货物进出口量,征收其低价百分之二十的关税。

由于海外贸易货物进出口交易价格与成本价格间的巨大落差,市舶司可收到的税赋微乎其微,在万历年间,明朝市舶司的权力也日益萎缩,原本可以组织贸易集市,监管贸易的权力,早被沿海商人取代,市舶司的权限仅限于收税,而组织贸易的商人们,则可以巧立名目逃避税赋。

到了万历二十年,明朝市舶司的总收入,竟然只有四万两。而就在同时,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这时期输入中国的白银总量,占整个世界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大量白银的输入,也势必引起通货膨胀,万历手中的钱,也越发变得不值钱。

因此日益严峻的财政问题,才是万历派遣太监做税监的动因,但这么做的效果又如何呢?

税监一出,文官集团自然反对,多年以来各类抨击的奏折不断,一是不能容忍太监干政,二是万历时期的文官集团,商人阶层出身的越来越多,许多还介入商业贸易,搞起了“官倒”,太监收税,受害最大的就是他们,所以团结一心抱成团,誓把反对税监进行到底。

所以在前几年皇帝收回税监的时候,文官集团拍手称快,但现在如果皇帝借着辽东战事重开税监,朝中马上就会掀起政治风暴。

万历皇帝今年已经五十五了,前两年就要死要活,大家


相关章节: 第87章 神器没有了第88章:苏若第89章 有情有义第90章:苏若第91章 建奴的消息第93章 求官第94章:林苏第95章 得罪不起第96章:满仓第97章 祸首

也许你还喜欢: 大宰相txt下载一品大宰相书本网大宰相有限无敌入关新美洲大丞相小说大宰相 人间合格穿越红楼之王家少年大宰相司马懿穿越红楼之我为帝三国之韩家二公子 123郑王天下大宰相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小说大宰相有限无敌博看我在古代奔小康大宰相电视剧重生红楼之林家侯大宰相埃尔坦清朝十大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