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新顺1730 第二三五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五)

第二三五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五)


推荐阅读: 什么叫仙人之资啊捡到一只始皇帝剑翁我觉醒了强化斗破之雷族崛起白垩纪禁区被拉入群聊的创世神全世界都在看我直播大唐第一世家我真的不想再升级了啊我与自己交换人生一国之力

总的来说,大顺在漕工、盐改、西江航运、武夷茶脚夫之类的事上,其所作所为,算得上是封建王朝的中上水平,总归就是挺操蛋的。
但在黄河这件事上,确实算得上是封建王朝的天花板了、甚至有点破了天花板的意思了。毕竟,不是封建王朝的王朝,也扒黄河、屠赣闽、拿汉口做燃烧轰炸的实验数据、建议外夷往本国城市扔原子弹。
但毕竟封建王朝也就这样了,就算是天花板,也就那么回事。
朝廷根本出不起那么多的钱。
或者说,大顺百姓承担的赋税和压迫,并不是那点纸面数字。
大明也好、大顺也罢,只看朝廷的纸面数据,确实税率不高。但哪怕后世,三五提留统筹的时候,名义上的“正税”也不高。封建王朝更不用提,自耕农以下,徭役、国课、地方摊派、修堤、漕运出工、高息高利贷、商人控制发钞权搞铜钱和白银兑换汇率、无能的官方调控无法平粜商人阶层在秋收季节压低粮价……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负担。
理论上,如果说真有“完美状态”下的“募役法”,修堤什么的,便是富人出钱、穷人出力,似也可以。
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王安石的诸多改革,理论上都挺好,但就不说这个募役法,就是那青苗法,后世都无法解决小农贷款抵押物、以及小农的极高破产几率无法偿还、国营资本不肯下乡不愿下乡的问题。朝鲜国现在搞得变种青苗法,愣生生已经搞成了一种国营高利贷的还谷制。
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组织力问题,是难以解决的。而精神力量,更是不可能在封建王朝出现。
于是到头来,黄河问题,即便大顺的做法已经穿破了封建王朝的天花板,但整个过程依旧是依靠极致的压迫来完成的。
从财政的角度上来讲,大顺能这样解决这件事,源于大顺的关税和工商税增加了、也源于大顺在北美“凭空得到了”上亿亩的平原耕地——这个上亿亩,并不是夸张的修辞方法,实际上说十亿亩、二十亿亩,才算是略微有那么一点修辞。
如此,才能压得住实学的激进派,在不动内部、不在内部搞大变革、均田仁政的情况下,用一种类似和稀泥的折中手段来做成这件事。
黄河的问题,是黄河问题。
民族空间的迁徙,是民族空间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刘钰在北美的布局,已经为民族赢得了至少五十年的窗口期。
靠着金矿,其实不那么急的话,慢慢悠悠、自行前往、略加干涉、自然生聚等等,五十年后依旧可以拿到人口优势。
但,这对此时活着的人,无甚意义。
所以,黄河问题才难解决,才不好解决。
关键就是清理出从开封到利津这上千里、十几里宽的无人区。
把无人区搞出来后,挖坑、挖河、修堤什么的,虽然难,但可快可慢,不学隋炀帝非要干大事的话,慢慢来,借助大清河或者小清河原本的河道,问题也不大。
好在,应该说,要感谢顺承明制,以及朝廷那种“君子远庖厨”的态度,使得对底层百姓的压榨一点不轻。
这种压榨,降低了百姓的阈值期待。
刘钰靠着分化法,将富裕地主强制迁徙到关东、让自耕农阶级跃迁、让贫下农获得土地生产资料的方式,总算堪堪稳住了局面。
如果之前的基层没有压榨的那么狠,维伦德里此时看到的,便不是一张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朴实脸庞了。
总归,这件事,对将来也是有好处的。
真要是走所谓民族的空间的路线,靠自由迁徙、金矿吸引什么的。说真的,欧洲才玩了几年私有制?才玩了几年私人铸钱邓通手段?才玩了几年豪强藩镇?真要是走这条线,而不是刘钰借势而行,西海岸要比东海岸还要魔幻,甚至要魔幻的多。
豪强、地主、先来者、土客矛盾、屯地、邬堡、部曲、金矿私有……
不用看别的地方,看历史上南洋的那些事,便能略知一二了。
比如卖大米的天地会为了垄断粮食价格和金矿主血战。


相关章节: 第二三零章 土豆和向心力(下)第二三一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一)第二三二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二)第二三三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三)第二三四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四)第二三六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六)第二三七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第二三八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八)第二三九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九)第二四零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十)

也许你还喜欢: 时空过客4251唐残最新章节妖魔哪里走123梦回大明春新顺1730 优书网新顺1730顶点新顺1730txt新顺1730 123山河相制新顺1730 起点兴汉室最新章节新顺1730龙空天元仙记最新章节新顺1730小说北玄门最新章节绍宋盛唐风月123天道之下新顺1730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