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汉室再起 第八十九章 士族之患(上)

第八十九章 士族之患(上)


推荐阅读: 从解析木遁开始你们练武我加点我的师弟是唐僧我可是最强神农大时代神豪神级托尼老师升级属性面板我跟他们有仇通往地表的冒险奇迹书店超神学院之开局签到卡莎我是修仙大佬快装不下去了

有了李严献上的计策,刘琮的心中也是有了方向,不至于到时候摸不着方向,“正方绝非百里之才,真乃大才也,吾必奉而行之。”刘琮这个时候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到时候一定要让李严坐镇一方,提自己经营一方,或者是坐镇中枢。

比起黄忠和魏延这等擅长领军作战的大将,李严更加的全能和心思缜密,目光长远,把控全局的能力也是超强,镇守永安期间,东吴未敢进犯,退至江州之时,兴修水利,都江堰,六水门这些年久失修的工程都是由李严主持下来的。

说起来,刘琮就忍不住对李严有些惋惜,刘备两名托孤重臣,诸葛亮名垂青史,而李严最后却是被废为平民,郁郁而终,刘备死前还专门赞赏了李严,言其乃是刘备入川之后得到的最为出色的大臣,文武兼备,智虑深远。

让李严镇守永安,外镇兵马,就是想防备诸葛亮篡位夺权,但是刘备也料到,李严斗不过诸葛亮,蜀汉本就需要一位强势的能臣执掌大局,最后的结局果然如此。

要知道,诸葛亮多次想把李严调离永安,解决掉这把悬在头上的刀,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李严进入成都,不过李严多次拒绝,最后磋商之后才从永安移镇江州。 br />

不过李严常年在外,本来李严在成都任职很早,早在刘璋时期就有不少的人和李严交好,不过人走茶凉,多年之后,已经是被诸葛亮经营得铁板一块。

诸葛亮没有表露出夺取篡位的野心,李严最后才松了口,从江州被调了汉中,主持诸葛亮大军出汉中北伐的后路调度粮草的事宜。

汉中因为刘备和曹操之前那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已经是被打残了,曹操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将汉中的百姓迁走了很大一部分,后来双方交战,百姓更是没有剩下多少了。所以诸葛亮北伐只能从蜀中运粮到汉中,再从汉中运出去到诸葛亮的军中,如果蜀汉拥有的是一个人口充足,钱粮充足的汉中,那么诸葛亮也不会北伐得那么艰难。

建兴九年的押运粮草事件,让李严彻底告别了官场,这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在转战的过程当中大破司马懿统领的魏军,魏军低阶军官被蜀军斩首的就有三千多人,这可是军官,不是士卒,即便是低阶,也是军官啊。

李严突然上书,军中粮草不足,让诸葛亮退兵,而诸葛亮退兵之后,李严却反而矢口否认粮草不足的事情,丞相你怎么好端端的就撤军了?结果诸葛亮拿出和李严来往的书信,李严被贬,这一点即便是诸多史学家都是认为说不通的,因为李严两头撒谎,不可能会这种低级错误,因为李严的优点就是聪明干练著称的啊。

值得一提的是,李严并不怨恨诸葛亮,诸葛亮死后,李严反而失声痛哭。

刘琮对此也十分的疑虑,按照道理来说,李严又怎么会犯下这种错误,刘琮自己推断出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李严长年累月的镇守永安江州,远远的脱离了中枢核心多年,有很多人都是不服气李严到汉中执掌大局的命令。

而李严恰恰又是临时到达汉中,根本还没有来得及建立自己的威信,导致下面的很多人对于李严都是貌合神离,汉中在李严的主持之下已经是失控了,而很多人都不服气李严的情况下,李严就对中间的很多环节掌控不了。

这里面,可能是阴谋,也有可能是被小鬼算计,但不管怎么说,李严当时是百口莫辩,为什么百口莫辩,因为李严深知,没有配好好北伐,自己身为如此重要的大臣未能做好分内之事,怎么都是失职。

所以李严并没有怨恨诸葛亮,直到诸葛亮死后,李严失声痛哭,不久郁郁而终,因为只有作为同样是辅政大臣的诸葛亮才知道李严的才能,诸葛亮死后,自己再也没有起复的机会了。

而诸葛亮也不会让李严起复的,因为自古以来,主幼臣强的情况之下,立下两位以上的大臣辅佐,必定是一山不容二虎。

刘琮念及此处,也是暗暗在思量,自己将来若是身为人主该如何处理,当然


相关章节: 第84章 成果斐然第85章:刘表第86章 终下决心第87章:李严第88章 正方五策第90章 士族之患(中)第91章:刘备第92章 移镇公安第93章:刘表第94章 首度议事

也许你还喜欢: 三国之汉室再起123三国之前的汉室是由谁开创三国之汉室再起下载三国之汉室再起免费汉室在三国期间是指哪个国家三国之汉室再起TXT下载三国之汉室再起爱下三国之汉室再起txt三国的汉室为什么那么蠢三国之汉室再起t×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