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天渊大道 第37章 击鼓叩阙

第37章 击鼓叩阙


推荐阅读: 隐婿执笔成书秦渊叶凝霜至尊神战半岛酒馆峨眉祖师幽冥仙君荒岛求生纪事一胎三宝,总裁的黑客娇妻苏小暖楚寒苏小暖楚寒漫威最强典狱长超级仙学院洪荒之逆天妖帝

郑虔、叶云帆和殷承武都不见了方岩转遍了整个国子监也没发现他们的踪迹,不但是他们三个,整个国子监都不见学生的人影。

不对劲啊,方岩有种不详的预感。

果然出事了。为了给冯小恙伸冤郑虔他们把京兆府、大理寺都跑遍了,但是都被拒之门外,理由很简单你说冯小恙被王家和玄都观做成了人俑,人俑呢

堂堂天子脚下,如此令人发指的恶心居然无处伸冤于是愤怒的郑虔在国子监的山门上贴了一篇檄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文章读之令人泪下,所读之人皆同情冯小恙的不幸;后来更是雄辩滔滔的直斥门阀士族祸国殃民,道家不事生产却食尽天下民脂民膏。

此文不畏权贵、为弱者仗义执言;而且直斥时弊,把很多不敢说不能说的话都说了出来,可谓痛快淋漓。几日之间整个长安士林都在传颂这篇雄文,郑虔一举成名,成了长安学子眼中的英雄。

今天更是出了大事,郑虔振臂一呼,国子监诸生和不少长安学子一同去击登闻鼓,叩阙

所谓击登闻鼓就是敲鼓告御状,这个制度从周朝就有了,老百姓有冤不能伸就去皇宫外敲鼓,只要鼓一响,当值官员必须立即上报,直至皇帝。所谓“万邦之事无隔于九重,献替之谋不遗于听览”,虽说大部分皇帝都把登闻鼓当个摆设,可李世民除外这个精力充沛的皇帝很喜欢这调调,再加上还有个整天无事生非的魏征,所以长安人都知道登闻鼓一响,必有大案。

闻言之下方岩热血沸腾,想不到郑虔这个结结巴巴的书呆子这么有种,他这是要捅破天啊啥也不说了,去皇宫西门的一块告御状去

就在方岩拔腿要走的时候,一声断喝传来“站住”

冷不丁这么一嗓子把方岩吓了一哆嗦,回头只见一个精瘦的老头目光灼灼正盯着他,国子监的祭酒校长李纲

“怎么回事,说说吧。”老头声音如常,跟平常没什么两样。毕竟是历经三朝的学界北斗,什么世面没见过

老头手无缚鸡之力,可方岩在他面前就是大气也不敢喘。没别的,就因为他的人品和学识为天下共仰。

于是方岩把从玄都观到莲花山的经过简单说了一遍,当然关于道家修行那一套没有提及,这些东西太过匪夷所思,他李文纪乃是儒家大贤,最忌怪力乱神这一套。

“那篇檄文有你的份儿吗”

“听说是郑虔写的,叶云帆和殷承武也署了名。”说起这事儿方岩就觉得莫名其妙,叶云帆也就罢了,毕竟是个读书人,你殷承武一个纨绔游侠儿也跟着起哄

“哼,荒唐”老头腮帮子哆嗦着,白胡子气的直抖。

“先生,此乃大智大勇之举晚生书虽读的少,也知道为人是要有骨头的。”方岩忍不住顶了回去,如果不是来晚了,他不但会在檄文上署名,而且肯定会一起去击鼓叩阙

“哼”老头气呼呼的来回踱步,突然停下来问“那人俑你带回来了”

方岩点头称是。

“走,随我去叩阙”

与后世的皇帝视臣子为奴才不同,大唐皇帝与臣子议政时遵照的是“三公坐论之礼”,有时甚至不像上下级交流,更像坐而论道。大臣上殿皇帝命坐,议事完毕还要赐茶而退,象魏徵这样的家伙甚至能当面斥责皇帝,皇帝还得施礼称谢

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御书房里却坐了不少人。大理寺卿戴胄、尚书右丞魏徵、秘书郎岑文本等几位大臣都坐在那里一语不发,书案后的李世民正在看一封密奏。

“击登闻鼓告王承嗣不道之罪,这郑虔倒是好胆子。诸位爱卿怎么看啊”李世民放下密奏,淡淡问道。太原王氏族长的名字就叫王承嗣。

皇帝大人面色如常,众人暗暗松了一口气。登闻鼓响,必有不公,冤情既然上达天听,皇帝陛下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无论官司怎么打,轻则有人摘乌纱帽,重则人头落地。

尚书左丞魏直着腰梗着脖子,这是他一贯的说话态度“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今日大唐竟有此恶事,应穷究到底


相关章节: 第32章:龙头第33章 镇魂宝珠第34章:梁武帝第35章 魂归何处第36章:冯小恙第38章:魏徵第39章 长安之禁第40章:姬临第41章 天字靠山第42章:张有

也许你还喜欢: 天渊域天渊之纪奚啻天渊天渊大道 小说大道朝天吧天渊什么别天渊之差什么大道天渊之天渊一天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