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千浮屠 第三百六十三章 北途听风雨(5)

第三百六十三章 北途听风雨(5)


推荐阅读: 何安天下夜墨都市全能男神杨飞苏桐最强透视大小写(阿会)斗罗之开局签到祖龙武魂重生娇娘好种田凌天战尊段凌天可儿武帝段凌天林奇透视神医拾寒阶林奇免费章节

书院每年开春之后广招门生,天下读书人无不以能进入书院修行为荣,每到三月下旬书院周围便会有人山人海之盛景,那份热闹更是堪比刚刚过去没多久的上元佳节。

今年热闹无比的地方除了书院,还有至今仍在修缮重建的太安东城,宁逍遥那一剑之下的威力也是众多人心中值得观瞻的地方。

相比于那些因为要参加书院的考试而紧张的读书人,棠庆可是要轻松了太多,而跟在他身后的曹霜露跟通藏则是要兴奋多过于紧张。

岳麓书院建在近郊半山腰上,山下便是书院那恢宏大气的玉石牌坊,据说上面的题字还是出自旧唐的某位皇帝之手。

从山下到山上,一路之上放眼看去都是从各地赶来参加书院考试之人,他们之中既有朝气蓬勃的少年郎,也有沉稳内敛的中年人,甚至还有些灰白须发的老者

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要么高谈阔论参议时政,要么相互引荐彼此交结,还有些聚在一起吟诗作赋谈古论今,好一派的热闹景象。

曹霜露虽然看不见但耳朵眼里都要被嘈杂的声音填满,通藏一路走过来偶尔从旁听上几句,听完之后却又显得极为不屑,似乎对那些读书人颇为看不上眼。

棠庆看在眼里偏偏也不去说什么,只是趁着两人不注意悄悄咧起了嘴角。

“先生,这岳麓书院当真是名副其实?看这些前来参试之人也不过尔尔,难道书院还真有本事能让乌鸡变凤凰?”

通藏跟在棠庆后面问道。

“你们可知道这岳麓书院的由来?”

天下人皆知道书院的名声,但书院的渊源通藏跟曹霜露就未必会知道。

“不知道,读书人都喜欢把夫子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要子曰,这书院难道不是夫子建的?”

曹霜露也是以为如此,听见通藏的回答也跟着在一边点头。

“春秋七国之时,齐国齐威王变法改革,创立了国办学府稷下学宫,兴盛之时以学宫为中心,形成了

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学宫之内容纳了几乎当时的所有学派,汇集天下学士,荀夫子更是曾三次担任学宫祭酒,凡到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学术派别,思想观念,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皆可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这不是跟现在的岳麓书院一样?”

听到这里通藏忍不住插话说道。

“听先生说完啊。”

曹霜露在通藏的脑袋上敲了一下,警告他别打断先生说话。

“现在的书院算是继承了稷下学宫自由开放的风气吧。”

棠庆笑着继续往下说。

“大秦一统之后稷下学宫自然也就不复存在,到了两汉时期创办了以稷下学宫为蓝本的国办学府,太学,一路传承下来到了咱们启元,便是国子监。”

“国子监跟书院也没啥关系呀?”

这回倒是曹霜露没忍住开口问了起来。

“稷下学宫之后不管是太学,还是国学,或是现今的国子监,都没能恢复往日那种自由的学术氛围,两晋之后中原有很长一段时间纷乱不止,就在那时出了一位学贯古今的奇才,那人无名无姓,只是以夫子自居,后追随者众,便在太安城外的桃山落下脚,建立了这座岳麓书院。而历代书院的掌门人,便是夫子。书院的存在算是继承了稷下学宫的衣钵,自然也深受天下读书人的尊崇。”

书院建在桃山之上,山如其名自然是栽满桃树,三人自山下一路往上,眼看着由枝头上的花团锦簇变成了仍未绽放的花骨朵。

“如此说来,夫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代号,就跟什么庄主,掌教一般咯?”

通藏听到这里才明白,原来一直以为读书人口中时常挂在嘴边的夫子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代号。

“现在是这样,但有些时候夫子也会专指孔夫子,毕竟是开创了一派学说的先哲。”

听完棠庆的详细解释通藏跟曹霜露两人恍然大悟。

“怪不得,整日听人

说夫子夫子,我还以为这天下真有人


相关章节: 第358章:安渡山第三百五十九章 北途听风雨(一)第360章:安渡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北途听风雨(三)第三百六十二章 北途听风雨(4)第三百六十四章 北途听风雨(6)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途听风雨(7)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途听风雨(8)第三百六十七章 北途听风雨(9)第三百六十八章 北途听风雨(10)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