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重塑千禧年代 001 财富隐藏在报纸里

001 财富隐藏在报纸里


推荐阅读: 大佬总是无法低调时光陌上花已开我家军师实在太强悍了庶女的美好生活追夫之众里寻他千百度我的孝心变质了我的老婆是歌后炎黄神眷唐先生今天表白了吗被迫借出身体数据后网游之亡者征途暖阳不及情深

  重塑千禧年代安得广厦千万间493重见天日《华夏证券报》的报道被广泛转载,新浪、搜狐、网易、企鹅等门户都原封不动的把它搬到自家网站。

  只是,这四家多多少少顾虑到两位当事人的身份地位,标题规规矩矩,方总和李生的刀光剑影也是若隐若现。

  但,其它的中小网站就不管那么多,标题怎么吸引点击怎么来。

  ——“华人首富与内地首富的恩怨情仇!”

  ——“李家城斥责方卓引来后者反击!”

  ——“方派与李城,盘点两位富豪发家史!”

  ——“方总横刀夺爱,李生老谋深算!”

  这候章汜。一时间,尽管最初的电话采访内容有95%都是公事,但就是最后的5%最让人津津乐道,也由此让很多人窥见商业大佬难得的落于明面的过节。

  李家城和方卓都没有继续回应,可是舆论和八卦却有迎风渐涨的趋势,连香江的媒体也加入进来。

  相较于内地,香江那边的笔锋更为大胆,消息也更灵通。

  因为方卓不怎么涉足香江,近几年也就易科路演的时候从那里过了一趟,所以,他这位内地首富对于香江那边听惯了富豪和大家族的人来说多少有些声势不显。

  这一次,得益于七十多的李家城越来越少见的动怒,香江各路人马对方卓生出极大的好奇。

  其中,《香江商报》和《太阳报》的报道最为出色。

  前者深度挖掘被李家城评为“方派”的中行夺爱始末,也对方卓这个人物的商业成就做了个系统性的介绍,让香江民众知道了他不拘一格的商业风格。

  后者则是发扬狗仔精神,亲派记者入申、进京,算是把李家和方卓的碰撞捋了七七八八,尤其,内地首富在申城放话让李家生意看他脸色,这种话尽管粗暴,却让吃瓜群众颇觉过瘾。

  “方总,你在香江有一种声名鹊起的感觉……”

  孔豫密切关注着舆论,也就是到了这时,他才对方总的敏锐更为信服,先前方总就说过“这一次外面的声音太急切”,果不其然,被李家城在这一点上有所攻讦。

  “声名鹊起?我还以为我在香江也很有名呢。”方卓开了个玩笑。

  孔豫说道:“商业圈和民众对方总的印象肯定不一样,但这次,香江的《太阳报》真的大卖。”

  方卓有简单看过八卦报纸的内容,他微微摇头,《华夏证券报》大卖、《太阳报》大卖、《香江商报》大卖、各个门户网站点击量奇高,这不算什么好事。

  “李家城已经回香江了。”方卓叹道,“他临走前的出声真的是用心险恶,幸好……”

  孔豫明白,幸好老板也不差,险恶对险恶,斗了个半斤八两,但李基金是丢掉了中行的这块肥肉的。

  “好在还算是主场,昨天我给张朝阳打了个电话,看看能不能配合着把舆论方向换一换。”方卓沉吟道。

  孔豫问道:“换成什么?”

  方卓摇摇头,没有回答,只是说道:“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是,不多。”

  孔豫没有太理解这话。

  不过,这天晚上还没等他看到网络舆论的变化,反而是央视出来幽默了一把。

  之前央视录制与十位大咖的对话,这天晚上就放到最后的两位,正是方卓和李家城。

  这其实是正常的流程,是该到他俩。

  偏偏,这两位最近的针锋相对流传颇广。

  于是,央视的这一波让舆论迎来最后的高峰,既增添新的讨论,也颇显黑色幽默——电视里的两位衣冠楚楚聊商业,舆论里的两位则是磨刀霍霍拼险恶。

  11月9号,搜狐财经上了一篇深度好文,引用了接近方总的消息人士的话。

  据说,据说,方总很不以为然的把这个商业竞争进行了比喻,说李家城和自己之间的争执就像是小三在控诉小四凭什么来破坏她的家庭。

  这李基金能上位凭借


相关章节: 488 事发突然(二合一)489 会面(二合一)490 风波(二合一)491 急了急了(二合一)492 隔空火拼494 狠毒(二合一)495 和死了有什么区别(二合一)496 压箱底(二合一)497 老熊的双十一体验(二合一)498 1.58当(二合一)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