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 三十八、押解赈灾款

三十八、押解赈灾款


推荐阅读: 江湖绝歌我真不想要黑科技啊打开方式错误的无限末日之迷雾求生斗破之开局就是斗帝列异丛谈囚刀纪率土之滨之皇朝崛起横滨秘宝快穿我的炮灰男友超A明老板不想说话整个门派都在互飙演技

斋饭过后,天色已然不早,嘉宾和香客渐渐散去。

圣水寺后院的库房里,静云大师和昌龙法师正在巡视,几个僧人分头清点收到的银钱。

魏大勇、真远自然是随侍师父左右。

经过细致清点,三天的法会,还有前两天的两场讲经会,一共募集到超过12万元大洋。

这些善款中的三分之一,会留在圣水寺,用于滞留在郑县和新密一带的灾民身上。

剩余的大部分款项,都会用来救济在登封落脚的灾民。

为何灾民会大量流落登封?

事情还得从空明寺方面,得到花园口决堤的消息之后说起。

在魏大勇离开松山前去姚家镇寻亲的同时,空明寺的清玄住持立即将四院长老以及管事的知事僧,一齐召集到方丈室。

经过一番商议,大家一致认为,黄河决堤,将会有无数灾民流离失所,倘若不能及时予以救济,饿殍遍野在所难免。

只是值此外敌入侵,国家残破之际,指望当局做好这件事情,恐怕是痴人说梦。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故而清玄住持决定,在山下开设几处大型粥棚,向灾民免费施粥。

这个善举,一时间活人无数。

空明寺有自己的庙产,平时雇佣佃户耕作,平日又有达官贵人和诸多香客供奉的香火钱和香油钱,就算遇到百年一遇的大灾年,也能勉强度日。

按说这样的话,施粥对于空明寺来说压力不大。

谁知短短几天时间,一则因为郑县新密二地拒绝更多灾民入内,很多灾民只能继续往西流动登封,二则因为空明寺舍粥的消息蔓延开来,附近饥民闻风而动,纷纷朝松山脚下聚拢,人数越来越多。

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最终聚集登封的灾民,远超出当地所能负荷的最大值。

这样一来,庙里自身贮存的粮食,便日益捉襟见肘,不得不限量供应,很多灾民都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每天都有大量的饿殍,被送进化人院的焚尸炉里。

清玄大师看在眼里,心急如焚。

他一方面传令下去,即日起庙里一日两餐,只供应稀粥,另一方面派出寺内高僧,前往周边各地召开法会,募集善款,用于购买粮食。

这就是静云大师出现在圣水寺的原因。

能够筹集到这么一大笔资金,静云大师觉得自己幸不辱命。

昌龙法师命人将银元十枚一摞,一律用牛皮纸封好,放进大木箱里,每箱2万元,一共装了4箱,总计8万元。

这8万元并不会运往登封,而是准备次日运去郑县,存入中央银行郑县支行专门开设的救灾账号--

这些钱将全部用于购买粮食,维持粥棚的运营。

同时,空明寺从省内外各地募集的善款,都将统一存入郑县支行的这个账号。

原因在于,登封毕竟是小地方,城里的粮店规模不大,不足以向多个粥棚供应大量的粮食。

清玄方丈的计划,是在郑县购买粮食运往登封,粮款则直接在银行划拨交割。

如此,空明寺的知事僧,不必亲自经手银钱,进的账目也就一目了然。

待到银钱清点完毕,已是深夜。

静云大师回到禅房,在蒲团之上盘腿坐下,把魏大勇和真远召到跟前,先行问过魏大勇离开空明寺后的遭遇。

魏大勇不敢稍有隐瞒,如实相告。

静云大师也没有想到,黄泛区居然还有鬼子兵,幸好徒弟吉人自有天相,没有受伤。

真远在一旁插嘴说道:“师父,此番师兄与鬼子兵拼杀,多亏我一旁相助,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话未说完,静云大师瞪了他一眼,真远不敢继续往下说,讪讪地闭上了嘴。

既然真远提及此事,这个时候魏大勇就不能不讲义气了:“师父有所不知,那日与鬼子兵决战,我被人拦腰抱住,当时确实命悬一线,倘若没有真远助阵,或许弟子今日就无法与师父相会了。”

静云大师轻轻地点点头:“真远帮你度


相关章节: 三十三、前往圣水寺三十四、丧狗梁一龙三十五、法会渡众生三十六、一叶一菩提三十七、财帛动人心三十九、茶铺生疑心四十、识破瞒天计四十一、一支穿云箭四十二、惊天龙虎斗四十三、劫财铩羽归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