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西凉鄙夫 第一五七章、朕之虎臣

第一五七章、朕之虎臣


推荐阅读: 这个反派超可爱的穿越成了星际的珍惜物种三花两世团宠我有四个亲哥哥无上仙尊薛安安颜重生之星空巨蚊独尊武神元界传记从鸣人开始的次元聊天群冠绝新汉朝偏执九爷宠翻天叶怪怪独尊武神小卒过河

得知西县尚存后,衮衮诸公也颇为欢欣。

不是为华雄没死开心,而是觉得,有西县这颗背后的钉子存在,或多或少能为朝廷牵制西凉叛军的兵力。

甚至个别深谙兵事的公卿,还提出了,让西县及武都郡组建一支兵马作为偏师。

在朝廷平叛大军从关中出发的时候,策应袭后。

想法是挺好的,就是有些不太实现。

因为以武都郡的出产,支撑守戎郡兵已经艰难,哪还能再供应得起一支征伐兵马的消耗。

想让和武都挨着的汉中郡,支出一些粮秣倒是可以。

虽然说近些年,有巴巫张修挟巴中賨夷之民作乱骚扰汉中,影响了民生。但以汉中盆地的丰饶,粮秣还是积攒了些的。

不过呢,这个建议,也受到了不少公卿的否决。

他们觉得,与其动用汉中粮秣去供应武都招兵买马,还不如直接供应于关中的讨伐大军。

毕竟武都郡和西县一带的崎岖地形就决定了,无论行军和粮秣运送都很艰难。

双方各执一词,议论不休。

天子刘宏没有表态,直接将眼光投向了九卿列班更后面的一人,问道,“阎忠阎敬修,是何许人也?”

那人是是掌议论的光禄大夫赵融。

字稚长,也是凉州汉阳郡人。

他虽然入朝为官多年,但对凉州大名士阎忠颇为熟悉。

听到天子所问,不敢怠慢,直接将阎忠之前任职冀州信都令、以及皇甫嵩平黄巾贼的随军幕僚等简要说了一遍。

最后还加了一句:“阎敬修之才干,堪称凉州之杰也。然臣不知,其为何在广宗之战后,弃官归乡里隐居。”

恩,阎忠劝说皇甫嵩南面称制谋反的事情,朝中百官是不知道的。

而且皇甫嵩被免去了左车骑将军之职,此刻并没有在朝议中。

不过呢,朝中百官不知道,却不妨碍自行猜测。

他们的眼睛,在赵融的话语刚落下时,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中常侍张让和赵忠两人身上。

好嘛,这是常规操作。

有道是:小人幸,贤良远。

张让和赵忠两人,祸乱朝政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之前随征黄巾的傅燮,本来就应该以功封侯,结果因为不迎合宦官就被阻止了;阎忠在战后弃官归隐,说不定就是这方面的关系。

比如说被张让等官宦索贿,不愿屈从,一怒之下就弃了官职归去。

天子刘宏闻言,脸色一顿。

他也隐隐猜到了一些,但扶植宦官分士人权柄,一直都是他这个天子的御下手段。

而且如今朝中士大夫和官宦相互诟病,已经是常态。此时此刻,他不想听这种别有用心的攻讦之言。

是故,他直接一挥手,就将此事揭过了篇。

先是录阎忠随皇甫嵩征黄巾的勤勉,赐爵关内侯。

再以身在乡野依然心系朝廷,助华雄守西县有功为由,诏令他代替华雄为西县县令。

连华车和元棘亓两人,授予“归义羌长”的名号,也顺势定了下来。

然后以张都尉抵御叛军有功,不再追之前没有守住冀县的罪责。直接转为武都郡的西部都尉,率领因为战乱涌入西县的黔首百姓,于武都道境内屯田守备。

最后,就眯起了眼睛,声音徐徐的问,“朕的处置,诸卿觉得恰当否?”

呃.......

顿时,朝堂之上一片默然。

都决定完了才问,这不恰当也得变成恰当了啊!

而且谁不知道,你这个天子只要决定了事情,谁都谏言都不行吗?

衮衮诸公们,心中默默腹诽了一句。

不过呢,沉下心来细细思虑一番,也觉得天子这番论功行赏,无论阎忠的复起,还是张都尉的平级调任,亦或者对华车与元棘亓羌人部落酋帅的褒奖,都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只是,华雄呢?

功劳最大的是他,却连之前试守西县的官职都被阎忠代替了,难道天子是想再次对这个西凉鄙夫越级升迁?.

淫浸朝堂多年的衮衮诸公们


相关章节: 第14章、汝既不仁第6章:李参第7章、伏兵于道第8章:李参第12章、西县上表第14章、曹刘孙叹第7章:姜隐第9章、天有二日第12章:刘躬第13章、动如雷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