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冠绝新汉朝 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

第一百零一章 世间安得两全法?


推荐阅读: 无上仙尊薛安安颜重生之星空巨蚊三国之西凉鄙夫独尊武神元界传记从鸣人开始的次元聊天群偏执九爷宠翻天叶怪怪独尊武神小卒过河偏执九爷宠翻天穿书女配成团宠顾乐儿苏白我成了山海界灵

个人,“山越之事涉及安稳,岂能轻易决断自然是要怀柔,当年武侯、陈侯都有释敌感化之举,陈侯的治夷策中,也提到了以文化之,文武并举,教化先行,这就是证明。”

陈止还是摇头“释敌感化,关键是解开敌人的心结,山越本就归附多年,为何复叛是因为当时的诸防将军杀良冒功我写的这句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不是针对的山越之反,而是当年那位驻军将军,他剿匪失利,就杀山越之人邀功,这才逼反了这些人。”

说到这,他顿了顿,道“那位将军是大族子弟,因此朝廷并未追究他的罪责,反倒杀了山越头领,又妄图以恩威之法、怀柔之术,平复山越宗部,你要么就杀了驻将,以平山越之怒,要么就杀尽反叛之人,明正典刑,想两边讨好,必然不上不下、不干不净,不如不做世间安得两全法”

这次轮到陆映愣住了。

陈止却不管他,继续说道“放纵罪将,这就是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如此一来,人家怎会信你此例一开,给天下人树了个反例,商鞅变法,王子要让老师代罪,才能让天下人服气,如果律法只入布衣,隔于大族,能约束多少人”

这话说的较为含蓄,毕竟陈止就是士族之人,周围也都是大族子弟,就算社会风气宽松,不怎么注重言语之罪,但说得太露骨,难保不犯众怒。

果然,陆映立刻摇头驳道“不知道你从哪听到的传闻,但事情不是如此”

“好个世间安得两全法”

王奎不知何时到了两人身边,对陈止的见闻广博,有些意外。

他曾看过几本史家旁书,知道怀帝时期山越复叛的原因,此事涉及江东张家。

怀帝时候,张家乃是顶尖豪门,族人闯祸,朝廷先要撇清张家人的罪责,然后才是平叛,因为事情牵扯不小,又有其他世家不满,最终从宽处置,在朝廷史官的记载中,当然会用春秋笔法隐去这一段。

王奎知道这些,与他嗜书成性有关,也因为他是北方士族,对南方世家的黑历史并不忌讳,而陆映身为江东子弟,身后的陆家与张家乃是世交,在舆论管制下,从未听闻这些。

王奎一开口,贵静先生也走了过来,点头道“是有此事。”他朝陈止的答卷看了过去,顿时眼中一亮,惊讶于字体之妙,抚须点头“陈止这么回答,也没什么错漏。”

贵静先生一说,陆映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他是江东才子,学识、学问多是从家族藏书中得到的,也师从几家书院,但获得的资讯受到控制,不可能无所不知。

江东世家相互遮丑,闹了这么一个乌龙。

这事,出题的时候,王奎就发现了问题,可想到普通的世家子弟,怎么可能知道这些秘辛,因此并未纠正,省得被陆映抵触,坏了和气,没想到这考场上,偏就有人指出了问题。

但这么一来,陆映有些下不来台了,让王奎担心起来,生恐陈止和陆映因此起了龃龉。

没想到陆映却对陈止道“是我错怪兄台了,事情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一题倒是我出错了,而兄台则答对了。”

他坦然的承认了错误,让众人颇为意外,毕竟陆映年龄不大,有了如此地位、名气,如果没有点傲气的话,倒让人觉得奇怪。

尤其是一众世家子弟,更是瞪大了眼睛。

这一场筛选考举,最后考官向一个考生低头认错,算是怎么回事

“陆映能这么轻易的就低头他江东世家可不是这等行事风格”

果然,陆映说完,话锋一转“不过,关于严法与宽宥,我还有点不同看法,要向兄台请教。”

陈止做了个请的动作“陆兄但说无妨”

“好,陈兄请听”陆映清了清嗓子,来了精神。

跟着,这两人就这么陈兄、陆兄的称呼着,旁若无人的辩论起来,所言之事越发广博,将其他几名考官也给吸引过来了。

陈止有前世见闻和记忆书册,而陆映家学渊源、得天独厚,二人一来一回,引经据典,让刘侃等人听得津津有味,连贵静先


相关章节: 第96章 追回来!第97章:朱守第98章 城外书院院中人第99章:刘侃第100章 莫非北地皆如此?【元旦快乐】第102章 欢谈畅饮谁头筹?第104章:郑管第106章 权财难久,唯学永传第107章:陈辅第108章 争侄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