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冠绝新汉朝 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曜归国,以陈为仇

第三百五十七章 刘曜归国,以陈为仇


推荐阅读: 无上仙尊薛安安颜重生之星空巨蚊三国之西凉鄙夫独尊武神元界传记从鸣人开始的次元聊天群偏执九爷宠翻天叶怪怪独尊武神小卒过河偏执九爷宠翻天穿书女配成团宠顾乐儿苏白我成了山海界灵

,常引匈奴兵攻伐。

在新汉北征,曹魏、袁赵先后灭亡之际,南匈奴曾摆脱控制,于是进一步南迁,待新汉平定北地,匈奴已然遍布并州,被称为并州胡。

新汉朝廷上下,依昭烈皇帝刘备的遗命,以陈侯策治胡,然距离陈侯定策之时,已然过去几十年,朝堂变换,世家更替,为了自家之利,陈侯策早就面目全非,只留表象。

其中代表,就是本意为宣扬华夏之文的四夷学馆,成了质子之策,匈奴历代王子皆要来洛阳,名为求学,实为人质,多有受辱之事,积蓄怨恨。

除此之外,朝堂上的几大世家、勋贵,打着陈侯策的旗号,行自家之法,不仅对匈奴诸胡歧视,还进行压迫与剥削。

内迁的匈奴诸部,除了要被征为兵,还有很多因为人口贸易,沦落为奴婢、佣客的,同时还要向新汉朝廷交纳赋税,矛盾日益尖锐,暗潮涌动,本因陈侯策而模糊的民族身份,在刻意的政策压迫下,又逐渐清晰起来。

终于,十年之前,朝堂政变,皇族多人被贬入金墉城,四边又有战乱,蜀地生刀兵,江南则不靖,匈奴王刘渊趁机潜回北地,驱逐新汉官吏,兼并诸部,然后自扯旗帜,也号为炎汉后裔,自称北地汉王,公开作乱。

时至今日,似要崛起,所以于北疆大破官兵,但那匈奴王却是突然殁去,使得匈奴各部又生离乱之心。

回忆前世种种,追究过往之史,刘曜不由叹息,心中有着忧愁。

得益于汉化之策,如今的南匈奴人,不光是饮食、生活和装扮上几与汉人无异,连经史子集的学问也学了去,对过往历史更是注重,刘曜作为匈奴贵族,天生豪右,自幼就研习经史,多有思考,知道匈奴面临危难。

“我匈奴一族,在魏武之后就是一团散沙,只贵族尚存族念,若非汉朝世家压迫,部民怕是早就不记自身来历了,幸得大王起复,追思先辈,再建汗国,但内里还存几个部族纷争,又有五方部族隔阂,过去都被大王用威望镇住,现在大王一去,怕是要有纷乱了啊,也不知能否度过。”

越想,他越是担忧。

但思绪很快就被一声惊呼打断,就见一名披甲大汉走了过来,他一边走,还一边惊呼“真的是大将军,真的是大将军”

刘曜寻声一看,认出了来人,乃是中郎将祁正举。

现今的匈奴人,多用汉姓,相貌称谓也与汉人相同,见面的礼节也是一样,祁正举惊喜过后,就依照士见王的礼节行礼。

“大将军吉人自有天相”

等刘曜将他扶起来,二人这才分主次落座,只不过刘曜是坐在主将的座位上,而祁正举这位主帅,却坐在宾位。

二人简单寒暄,祁正举忍不住道“刚才行军司马过去辨认,回来汇报,末将还存有疑虑,现在终于放心了,只是不知大将军为何不亮出令牌”

这个问题,勾起了刘曜的思绪,他心中隐隐作痛,表面却宛如无事的道“一路逃难,历经汉地、鲜卑部族,常被排查,多有换装,又有沿路盗匪,信物早就都丢了。”

“大将军受苦了,受苦了啊”祁正举也是带兵的人,哪里听不出里面的凶险,不住的安慰。

倒是刘曜浑不在意,挥挥手,话锋一转“国中局面,我已知大概,而今是个什么情况,你在此驻守,可是还有战事”

祁正举收敛心思,回道“今上登基之后,说要休养生息,但汉儿狡诈,不可不防,是以这南边多有布防,如今整个并州,大部皆为我匈奴国土,也就晋阳等地,还有负隅顽抗,已有大军前往征讨,不日可平。”

刘曜点点头,新近登基的,是他名义上的兄弟刘聪,他不便置评,就道“晋阳驻守是那个刘琨吧,此人有才,若能招降,为我所用,才是最好。”

祁正举却摇头道“那些汉儿,也有骨头硬的,宁死也不愿意投降,那刘琨恐怕也是这样的人吧。”

刘曜沉思片刻,追问“这般攻伐,汉廷有何反应是否会再起战端”

祁正举则摇头道“汉儿大败


相关章节: 第349章 陈止行不行第351章:赵远第352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354章:徐吉第356章 遗世独立,非我可言第358章 匈奴使至,全城追评第359章:靳准第360章 文评之盛哉第361章:石勒第362章 冉瞻挡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