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战国之东帝 第两百一十章 公为不公

第两百一十章 公为不公


推荐阅读: 萌娃追缉:九爷放肆宠流浪花猫戎少,你夫人是全能女神冉霜戎沧戎少,你夫人是全能女神溺爱成瘾:傅少的小甜妻森栗你们的好感度怎么都是满的大高手之再战沧澜我外婆是武则天我和美女总裁的荒岛日常小妖做乱冷不丁闪婚娇宠碾渣忙锦夜我缔造了国服神话团宠小福包躺赢了

田冀听完鹖冠子的话,沉吟道:“听完先生的话,寡人已经对如何任用群贤有了比较清晰的想法了。
不过,刚刚先生说,君王以百姓为本,百姓以圣贤为本,只要从百姓之中选出圣贤之人,那么百姓就可以驱使。
对此,寡人心中有疑问···”
鹖冠子见齐王冀面有疑惑,立即问道:“不知大王有何疑问?”
田冀沉吟了一下,开口道:“百姓凭什么听圣贤的话?如何确定寡人认为的圣贤,就是百姓所需要的圣贤呢?”
说着,田冀叹道:“先生说,富民者帝,而寡人的国家,百姓的富裕程度已经超过各国,是天下各国中最富裕的了。可是,寡人的百姓,比起各国的百姓来,更加不愿为国出力。还有,三晋的百姓宁愿去楚国也不愿意来齐国。
而这正是令我齐国先王以及诸贤所疑惑的地方,甚至,还有诸多大贤以为,百姓之所以不被驱使,就是因为我齐国的百姓太富,理应穷之。但先王还有寡人,对这些大贤的言论,保持迟疑,并没有采取使百姓贫穷的政策。
而秦国那边,便是让百姓贫穷的典范,而且,秦国的百姓还能被秦王驱使?
不知先生以为,这究竟是寡人的齐国错了,还是秦国错了。”
鹖冠子闻言,沉默了一下,应道:“大王,齐国与秦国都错了,也都没错。
管子说有两种人无法被君王驱使,一种是大富大贵之人,而另一种则是贫困的人。大富大贵之人,赏赐就无法激励他,贫困的人,刑罚就不能恐吓他。所以君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减少这两种人。
秦国的百姓虽然贫穷,但是,秦王的赏赐足以改变百姓自身的处境,同时,秦国的严严密的律法,动辄贬为奴隶,甚至直接杀人,并连坐家人为奴。
重赏重罚并行,这就是秦国能驱使百姓的原因。
所以说,秦国是对的。但这只能是面对现在的局势,秦国是对的,但秦国为了应对现在,而制定了非常极端的法律,这是一条不归路,所以说,秦国是错的。”
田冀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鹖冠子见齐王点头,继续道:“大王,管子云: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凡兵之胜也,必待民之用也,而兵乃胜;凡民之用也,必待令之行也,而民乃用。凡令之行也,必待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而后君令如山,一言既出,举国皆动。
而所谓的用功必赏,是指哪怕是平民奴隶,只要立功也必赏。有过必罚,是指哪怕是君王的手足兄弟,只要违背国法,那也要进行重处。
赏罚施行,则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百姓奴隶,就没有不听令的。”
说着,鹖冠子拱手道:“而大王的国家,百姓之所以不听王命,在战场上容易发生逃亡的事情,原因有三。
其一,赏赐的力度不够,其二,惩罚的力度不够,其三,荣辱失效。”
田冀听到这,立即问道:“先生,前面两个原因寡人还能理解,而第三个原因,荣辱失效,这是何故?
管子云:仓廪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寡人的百姓,可是出了名的仓廪足且衣食足。
如此,我齐人怎么就荣辱失效了呢?”
田冀自信又疑惑的看着鹖冠子。
做了几个月的齐王,田冀可是知道齐国有一项基本国策,那就是每年都要清查齐国所有百姓的财产,清查的内容包括粮食布匹树木还有水井(为什么不查土地/因为不用查,因为土地都是齐王的)。
凡是年底时候,百姓家中没有储备足够一家人八个月的口粮的(即家中余粮不能支持到秋收之后),那就要罚百姓劳役一月,连续两年不达标,罚劳役两月,连续三年不达标,罚全家终身劳役。
而后三项,则是规定每户人家每年必须结余三十尺布,十尺帛,一百棵成人一手能握住粗细的树木(武器),还要每户人家有一口井。若是检查不通过,则辱其父母。
另一边,鹖冠子听到齐王的质疑,叹道:“大王,这就是臣要说的齐国第二个弊端。”


相关章节: 第两百零五章 谈秦论楚第两百零六章 专攻秦人第两百零七章 欲问齐国第两百零八章 齐无人乎第两百零九章 博选为本第两百一十一章 且欲师之第两百一十二章 太傅司徒第两百一十三章 秦王之怒第两百一十四章 声东击西第两百一十五章 齐王大婚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