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金鸡山下的农村人》 第1章 一集 旧事新生

第1章 一集 旧事新生


推荐阅读: 农门大佬:带着系统去种田辰王妃不好惹重生农家甜妻宠夫指南少城主有个穿越来的媳妇网中局:请不要相信那个家伙迹部与忍足的下海事业[娱乐圈]吃播网红的逆袭长生非吾愿女配翻身计划[穿书]黛玉的白鹤夫君[红楼]他似星辰闪耀我成为了港口Mafia首领

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第二大之称的城市叫南充。

1964年3月8日,何庆芳和张元珍在南充政府大楼旁边,广场上人头攒动、比肩接踵而来的人群里,看见张元珍喜出望外,上前紧紧拥抱。“元珍,你分在哪?”

“凤凰公社金鸡山。”张元珍欣喜若狂,激动的热泪盈眶。

“太好了,我也是凤凰公社金鸡山”

“庆芳,我们一起下乡,一起回城。”

南充市大来区凤凰公社,安华大队十队有一座高山,山势挺拔、威武雄壮。山头像一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矗立,远乡近邻出了名的“金鸡山”。

金鸡山生产队来了12名知青,队长金顺财欣喜若狂,笑歪了嘴。

生产队,一个我们这代人熟悉而又平常的词汇,一种在我国延续了多年的最基层的社会形式。

“□□”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随着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国家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

1966年国家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

1967年金鸡山生产队其他10名知青接到回城通知书,都兴奋陆续回城了。张元珍拿起回城通知书,兴奋去大榆树下找闺蜜分享回城喜悦。

何庆芳不知啥子原因?没有接到回城通知书,在大榆树下心急如焚、痛哭流涕、泪流满面。

张元珍看见闺蜜悲伤逆流成河,不忍心让闺蜜一个人留在农村,把回城通知书悄悄揣进裤包里,装着没有接到回城通知书。

当晚,俩人在大榆树下紧紧拥抱,伤心欲绝,失声痛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九七二年

金鸡山生产队大牛棚里养了六头耕牛,已经饿得皮包骨头了。

何庆芳明眸皓齿、端庄贤惠,挺起大肚子,双手抱着谷草,弯腰把谷草小心翼翼放在每一头牛的面前,黯然神伤。“牛儿呢,不是我们不拿嫩叶青草喂你们,而是真的没有啥子喂你们呀。”

张元珍眉清目秀、活泼开朗。同样挺起大肚子,脚上穿着一双长桶水靴鞋,胸前系着一块围腰,手里拿着一把铁锹,埋头铲着牛圈里的牛粪。触景生情道:“造孽呀,生产队谷草都没得多的了,连圈里的牛粪都少了好多啦。”

正月也叫元月,是一年的开始。大来区凤凰公社的电影院内,人头攒动、并肩而坐。大家都是来至各大队的干部、生产队队长、会计和□□党员。大家精神饱满,全神贯注认真观看电影放出来的图片。

标语:

抓革命,促生产

深挖洞,广积粮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共产主义是天,人民公社是桥梁

1958年10月1日,《天津日报》报到:天津市的东郊区新立村水稻“试验田”亩产上万斤。

这个新立村试验田的稻子是怎样种植和管理的?采用密植办法,深翻土地,多施肥料。白天用鼓风机往里面吹风,晚上用灯光照射,增加温度而快速生长。

牛棚旁边有一个大灶台,灶台上有一口大铁锅,专供六头牛冬天烧热水喝。何庆芳弯腰从地里扯了一大抱萝卜英,慢慢的蹲着身子吃力的用大菜刀切细,放进一口大锅里,舀了满满一锅水,盖上锅盖。

张元珍刮燃火柴,点燃苞谷草。熊熊大火燃烧,十几分钟过去了,锅里冒着青烟、热气腾腾。

何庆芳把热水舀进一个大木桶里,和张元珍齐心协力提起满满一桶热水。桶里的萝卜片和菜叶,稀稀拉拉飘浮在桶的平面上,来回不停的荡秋千,波浪起伏。

何庆芳用木瓢在桶里来回搅动,把桶里的萝卜片和菜叶,


相关章节: 第2章 二集 家和万事兴第3章 三集 有朋远方来第4章 四集 祸从天降第5章 五集 幼年丧母第6章 六集 百年大计第7章 七集 大恩不言谢第8章 百日宴百岁人第9章 九集 眼瞎心正第10章 十集 意外伴随惊喜来第11章 十一集 责无旁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