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大学当校长 第四百九十章 系统奖励发放

第四百九十章 系统奖励发放


推荐阅读: 陈飞苏曼小说免费阅读网游之万兽之王穿越异界成了外挂表哥他心有白月光豪门神医龙婿旋风太极李二海不详仓库诸天万界外挂玩家不负时光勇往直前虎威兵锋叶牧龙秦婉柔温柔暴君专宠妃温柔暴君专宠妃顾长乐傅峤

(先别看,等1点后再刷新)

……

24日中午时分。

光华大学,芙蓉餐厅二楼。

一个靠墙角的桌子上,坐着四个年轻人,有两个年纪看来比一旁的在校生略大不少,另外两个面容还是挺显稚嫩。

李圣便是后者,他今年24日,复旦大学的一枚直博生,师从阮建昌教授。

当初阮建昌教授带着芯云团队来光华大学支援光芯研发,他也便来到了这里。

至于身旁三人,只有一人是他的师兄,另外两人分别来自中科大和清华大学。

来到光华支援的毕竟不只是他们复旦大学的芯云团队,还有其他几所学校,加上在一个单位都是为了同样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所以就混成了一片。

换成七八十年前,他们都可以互相称呼同志。

同志是什么?

同志指的是有共同志向、志同道合的人。

他们的共同志向便是自主研发出具有高性能的中国“芯”!

光芯的研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很多人在网络上抵制996、抵制单休……

而又有谁知道他们科研人员的苦逼?

……

北大元培通识课程体系

1、从开办以来并没建立起来。这也是开办之初并未设想、而至今没有实现、从而影响这一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类似于美国一流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体系,但开办了十几年,这个目的并未达到。你在网上可以搜到关于北京大学元培通识教育的许多评论文章,褒贬不一。但一句话,这个实验并不成功。

2、北大元培学院是通识教育为主的,但目前它的培养模式并非自己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而是采用的拼盘式通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否好有待讨论,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很难开设独立的通识教育课程,这也许就是楼上所说的“实验失败”吧。

所谓的拼盘式通识教育,是说元培学院的学生可以选修北大校内所有的专业课程,因此元培自己不开设通识教育课,但学生们通过自由组合不同院系的专业课,达到通识教育的结果。在大二时会分专业,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北大内任意专业作为主修方向(当然还保留转方向和修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权利),也可以选择元培的特色专业:例如PPE(政治、经济与哲学),外国语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整合科学等,顾名思义,这些专业就是将各个院系的相关课程拼盘起来,作为你的必修课。

本世纪启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面旗帜,元培学院探索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有13个年头,是国内最早一批试水通识教育的院校。而“元培”在这场人才试验中遭遇的意外、挫败、尴尬甚至争议,都充分折射通识之难和通识之痛。

北大元培是国内通识教育改革中最早的、也是较为成熟的模式,现在通识教育在各个高校铺开,但目前的结果都不是特别好——不过至少迈出了一步。

3、根据元培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生入学后,理论上可以选全校开设的任何一门课程,想听什么就听什么,课程学习计划全由自己制定;从大二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学习方向,理论上也不受限制。

“精神上的自由,学术上的自由,学习上的自由。”几乎所有学生在进入元培后,第一感受都是“自由”,但紧接着,多数人就会开始“迷茫”。

一名2004年入学的学生就曾在网上发表过一篇文章,抱怨元培的“自由制度”。比如,理应负责辅导学生选课、选专业的“导师制”发挥作用有限,事实上,元培04级的大一新生连一本院系课程计划都拿不到,必须跑去各院系教务部“蹭着看”。

比起这些琐事,选课的自由就成了更大的障碍—全校的课你都能听,但到底听什么。

在北大,本科课程计划主要分为两块:专业课和通选课。一般而言,专业课难度胜过通选课一筹。按照设想,任何一个元培学生读大二、选定自己的专


相关章节: 第四百八十五章 靠不住的盟友第四百八十六章 锂空气电池?第四百八十七章 宾大的科学狂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闭幕式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个伟大的学校第四百九十一章 来自IEEE的邀请第四百九十二章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的烦恼第四百九十三章 第一个中级建筑第四百九十五章 顽固和革新第四百九十六章 被他装到了!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