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一位商界精英的成长故事 第2章 立志爸的第1台拖拉机

第2章 立志爸的第1台拖拉机


推荐阅读: 横推一切从捕快开始从孤岛开始的神话大陆武神败家子洪荒最强圣人我是天才不是挂佬九州幻梦游开局从买房开始国民榜样通天武曲第十六代天师传神秘复苏之适者生存鉴宝

立志就这样一天天长大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遍了大江南北,从城市到农村,人们都蠢蠢欲动,都在想着怎么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钱赚得再多一点。做生意,搞养殖、跑运输、种果树、贩服装和日用品,这些大概就是那个时候身边人唯有的不多选择。立志爸爸就搞上了运输,花了3800块钱人民币,买了一辆拖来机,山城牌。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经销商或者代理商概念,想要买这样的产品,得自己去厂家。于是,立志爸叫上了一位年长自己几岁的兄长,立志管他叫连伯伯。立志爸就和连伯伯两人坐了一整天的火车,从老家到了山城重庆。现在,从立志老家去重庆,高铁最快的车次两个小时就能到。但是,你要知道,立志老家在贵州深山里,到重庆的路全是盘山路,这条二一零国道还是解放前修建的,当时在抗战时期是昆明到重庆的大动脉,基于当时的条件,没有办法架设大的桥梁,也无法修建隧道,那就只能顺着山势,一点点沿山而建,所以,修出来的公路,比起两地间的直线距离,足足多出了几倍的里程。

立志爸和连伯伯到了重庆,经过打听,直接坐车到了山城拖来机厂,这也是他们俩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到大城市重庆。还好,因为立志老家和重庆的说话口音非常接近,所以在沟通上基本没有任何障碍。在山城拖来机厂的供销科办好了手续,由厂里的师傅现场讲解了个把小时,现教现学,立志爸就和连伯伯两人发动了崭新的红色的方向盘款的山城牌拖拉机,朝着四百多公里外老家的方向,出发了。

出城前,当然是找加油站把柴油给先加满,要知道,那时候,加油站还没有现在几十分之一的数量,很少很少,因为车也少啊。还在加油站买了两个能装50升的塑料油桶,也都灌满了,这出了重庆,就是山路,就人烟稀少了。突突突,这辆全新的拖拉机就这样在二一零国道上以时速二十公里的速度行驶着,两个人一路上可兴奋和威风了,你想,那个时候,路上基本上没什么机动车,仅有的一些运输货车或者汽运班车或者单位的吉普车,都是属于国家单位的,私人是一辆汽车都没有的,在整个中国,当时都是这样。在农村,有一辆拖拉机,跑跑运输,运点修路的材料,沙子、水泥、石头、泥巴、或者木材、运点地里的粮食什么的,真的比之前人扛或者马驮,已经高大上太多了。

对于两个二十多岁和三十来岁的农村青年来说,一路上都是路边陌生人投来的羡慕的眼光,你说,有多威风,比起现在开一辆什么兰博基尼、法拉利还要拉风。这不也是最早的长途自驾游吗,一路上,能碰到的机动车带发动机的都算,加起来可能没超过几十辆。加上是新拖拉机,也不敢让它持续跑太久,立志爸随时看着自己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保持着一人开一小时的节奏,然后两小时媳一次火,停下来休息半个小时,抽上几支烟,那时候抽的烟两毛钱一包,同样二十只,还不带过滤嘴。

再仔细的围着新拖来机看上一圈,这叫检查车况,还要时不时给水箱加上干净的水,车上带有小桶,大山里路边都是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可干净了。机油也是带有好几桶的,不然路上可不一定买得到。当然,路上经过的每一个县城里总是有至少一个加油站的,这一路上要经过几座大山,一个叫七十二道拐,听名字就知道,一共有七十二个拐弯,一上一下加起来就是一百四十多个,他们也没细数,反正这里地名就是这样叫的。这座山,加起来从这头上山到那头下山结束,路程应该是五十公里左右,可是山路又陡又高,路面质量又不好,柏油路也就是沥青路,基本上是没有的,都是沙土路,路上坑还多,经过下雨冲刷,路又很少人管,你可以想象路面情况。所以,这样一座叫七十二道拐的盘山路,就得开上七八个小时才能过。

这一路上,辛苦是辛苦,可是高兴啊,那时候的人身体素质又好,像立志爸平时在老家地里干活,肩上扛


相关章节: 第1章 男孩诞生第3章 童年的回忆第4章 商业启蒙第5章 山洞探险第6章 立志“立志”第7章酒店成长第8章人生转折第9章人生启航第10章初入商海第11章搏击商海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