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顺第一谋士 第一百零四章 目标是洛阳

第一百零四章 目标是洛阳


推荐阅读: 西游之我为雷祖横炼洪荒之镇元道云鼎之弈宋士传奇逆转笑傲之我是田伯光江户旅人启明大唐祖孙三代都是皇帝我在三国做昏君唐残全职高手之寰宇时代

李自成点头道“说的好,现在不论是普通农民,或者小康之家,各种小商贩,手艺人全都破产,无衣无食,水深火热,就是由于贫富差距太大,而贫富差距太大的根源就是土地不均,俗话说有钱有势、有土厮豪。”一个县城有几个乡绅,各色小民必受他们盘剥欺压,更何况还有官府的横征暴敛,永不满足。”

李岩点头道“所以咱们口号中,均田要排在第一位,均田的田地从哪里来,首先打击的是藩王,他们土地最多,其次是乡宦,最后还有因为饥荒战乱而产生的无主田地。”

李岩又道“均田和均赋互为表里,正因为田地不均,导致的赋税不公。河南省近九成的土地掌握在一成人手中,而近九成人口的小民百姓却只有一成的土地。这掌握九成土地的人都是藩王官绅,藩王是免税的,而官绅则可以利用各种手段来把税强加在小民百姓头上,例如投献、诡记、飞洒等手段,大家都听说过吧”

范青和李自成一头,这些手段在大明朝已经司空见惯,且成为了顽疾了

“这些穷苦百姓担负着沉重的赋税,除了正税、还有三饷,还有福王拖欠,还有县里的摊派,最可怕的是一旦村子里有人家不堪重负逃亡,他家的税就会由剩下的村民均摊。这就导致村民不堪重负,一旦再遇到天灾兵祸,只能整村的逃亡,赋税的不公给百姓造成直接的痛苦,根源却在土地的不均。”

“所以,我建议咱们在河南的口号从剿兵安民,改成均田均赋,甚至可以暂时免赋。咱们可以提出一些歌谣做宣传,例如三年免征闯王来了不纳粮”

李自成听了一笑,道“这个口号好啊”

范青微微一笑,恐怕李自成和李岩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口号提出来回有多大威力。在古代的起义军中,能有多大成就,目标有多高,看他们的口号就知道,比如水浒传里面口号是“替天行道”,这里面就包含着,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含义。而李岩现在提出的均田免赋则触及到一个王朝的根本利益,能最大的争取民心,实际上已经看出来改朝换代的气象。

李自成笑道“今日,听李公子一言,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以后义军如何发展,战略方向,都明晰起来了。不过,眼下咱们已经有了十万大军,可以攻城拔寨了,下一步的目标,二位是怎样想的”

李岩问“众位将领的意见如何”

李自成道“众位将领因为看到豫中饥荒严重,到处残破不堪,所以想要向豫东进军,那里毕竟灾情较轻,也更富裕一些。”

李岩看看范青,笑道“范青弟弟的意见呢”

范青笑道“不如咱们各写一个字,看看咱们的意见是否一致。”

于是让人拿来纸笔,两人各写了一个字,然后一起拿起来,三人看后,一起笑了,原来二人都写了一个“北”字。

李自成笑道“你们两个是不约而同,都想北进啊”

李岩道“是啊,我觉得全师沿伏牛山北进为上策。目前杨嗣昌追赶张献忠入川,我估计,川中战局断无持久之理。还是杨嗣昌取胜的可能性大。如果杨嗣昌胜了,必将率领得胜之师出川,与江北、陕西之师会师中原,全力对我。豫东千里平原,虽然适合骑兵作战,但我军系重振旗鼓,饥民都是徒步而来,骑兵不是很多,而且时日仓猝,未能充分训练。而且豫东民心不服,义军纵有十万之众,也不能稳操胜券。目前应该竭力避免大军向东,以免威胁京师,过早引起朝廷主意,弊多于利。”

李自成连连点头,“公子说的有道理。”

范青接着道“哥哥说的很对,还有一点,沿着伏牛山往北,既可以不引起朝廷注意,又可以依托山势,能战能守,进出自如,此策较为稳妥。而且向北行军,还有一个目的。”

范青和李岩对视,俩人一起笑了,同时脱口而出,“破洛阳,杀福王。”

这时,李自成也笑道“我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还没决定,咱们这是不谋而合了”

三人一起大笑,李岩道“对,


相关章节: 第九十九章 建设营地第一百章 视察作坊第一百零一章 发财最快的门路第一百零二章 兵马10万第一百零三章 李岩献策第一百零五章 义女红娘子第一百零六章 对戏引纠纷第一百零七章 李自成的心得第一百零八章 观看演习第一百零九章 红娘子的箭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