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顺第一谋士 第一百九十二章 说服陈永福

第一百九十二章 说服陈永福


推荐阅读: 西游之我为雷祖横炼洪荒之镇元道云鼎之弈宋士传奇逆转笑傲之我是田伯光江户旅人启明大唐祖孙三代都是皇帝我在三国做昏君唐残全职高手之寰宇时代

“大顺第一谋士 ”查找

黄澎道“没有你说的那么可怕,黄河每年在九、十月份,秋汛的时候,水势最大,如果那时决口,可能会平地超过十米深,几乎将整个开封城淹在水下。但现在只是八月份,黄河水势还没到最高点。我估计平地水深最多三米。而且黄水向东南流,如果决口,水势必然分散,不那么急了。到了开封城外围,还有拦马墙。拦马墙是第一次开封之战后重新修筑的,虽然不高,但很厚重坚固。黄水被拦马墙一挡,流速更加缓慢,进入开封城之后,水位会缓慢上升。城中居民有充分时间逃走,即便不逃走,水位不深,也可以在房坡上躲水。而流贼的大营扎在城外,到时候郊外水泽一片,有如大海一般,他们无处可安营扎寨,只能退走,这就是我们推测的计划。”

众人都默然不语,黄澎说的轻松,其实他都一个多月没去黄河岸边看水势了,天知道河水涨得多深了。众人久居开封城,很了解黄水的威力。如果河水凶猛的话,只需一两个时辰,就能把开封城淹的影子都看不到,到时候哪有人来得及逃生。

高名衡道“如果水势不像黄推官所料,又急又猛,开封百姓来不及躲水,怎么办”

黄澎脸上露出一丝阴狠神色,道“既然百姓来不及躲水,城外流贼也一定来不及。咱们一次淹死百万流贼,河南从此没有流寇,天下太平,说不定,圣上还要奖励咱们呢”

高名衡叹息,“除了百万流贼,还得用百万军民陪葬,还有咱们的亲人家属一起陪葬,唉”说着,他也是老泪纵横,边哭边道“不管怎样,这水淹开封,害死百万生灵的恶名都要落到咱们头上了我高名衡从此以后还有何颜面再见河南父老乡亲,再见圣上,不如我就随这黄水一块死了。”

周王扫视众人,只见几十名官绅人人脸上悲戚,虽然活得性命,但全家人都死了,财产也没了,还落下个千载骂名,这代价也太大了。

周王知道众人心情,缓缓道“我知道大家心中难过,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至于会不会落下恶名,本王和黄推官也做了一些准备。”说完示意黄澎说话。

黄澎便拿出一叠纸张,分给众官员看,原来是范青前些时日,为了督促开封投降,扰乱开封军民守城决心,而用箭射进城中的晓谕,上面写到

“大将军晓谕城中文武军民知悉,丁启睿、杨文岳,左良玉已经被本营杀败,四面围困,把守关隘,一切援兵俱绝,尔辈如在釜中,待死须臾。如即献城投降。除周王一家罪不可赦外,文武照旧录用,不戮一人。如敢顽抗,不日一鼓破城,寸草不留。本将军体上天好生之德,不忍速攻,先此送入晓谕,以待开门来降。慎勿执迷,视为虚示。”

后面用干支纪年,不书“大明崇祯”的年号,这些晓谕被射入城中之后,都被士兵捡起后上交,以免落到百姓手中,影响军民守城。众官员重读这晓谕,这才能体会到晓谕中沉甸甸的分量,这并非流贼的虚言恫吓,而是一件件的都被实现了。尽管他们不愿意承认,但也在心中认识到闯营是广行仁义,不扰百姓的正义之师,起码比官军强的多,也许真的快要改朝换代了。

周王道“这些晓谕打算全部销毁,本王另外制作一些。”说完又让黄澎再发给众人一些纸单,这纸单将“如敢顽抗,不日一鼓破城,寸草不留”,改成了“不日将决黄河之水,使尔等尽葬鱼腹”,并添上了“本大将军恐伤天和,不忍遽决”的话,这样子,听起来就很像闯营的语气了。周王和黄澎对这样的改动很满意,微笑着看众人道“等咱们逃出开封,回到京城,就按着改动后的晓谕,说给圣上听,把这晓谕交给史官,哼,以后修史的官员记录史书,这掘开黄河,水淹开封的罪行,只能落到流贼头上。后世之人,只看史书,哪晓得真伪,这千载骂名让流贼去承担吧”

众官员都默然不语,他们都是读圣贤书,学习儒家礼法的士大夫,讲了一辈子仁、义、礼、智、信,现在却要昧着良心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2次攻城战打响第一百八十八章 放迸!攻破开封第一百八十九章 围困周王府第一百九十章 如何收服陈永福第一百九十一章 壬癸之计第一百九十三章 擒获周王第一百九十四章 可怕的黄水第一百九十五章 河堤保卫战第一百九十六章 陈永福引发的矛盾第一百九十七章 分兵掠地之计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