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小状元 第26章 皇帝提问

第26章 皇帝提问


推荐阅读: 来自平行世界的他流离客虎道人归藏诀西游之开局拒绝大闹天宫再生之年熢火逃兵续天选之国1620开局就被赶出皇宫在古代的神豪生活零式战争2旧时代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翰林大学士陈燈端起书籍开始御讲。

商史纪汤出,见网于野者,张其四面而祝之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解其三面

等他念完原文,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又提醒道,“陛下,接下来是解文”

商史上记成汤为君宽仁,曾出至野,见有人四面张着罗网捕鸟雀,口里祷祝说“从天上坠下的,从东西南北四方飞来的,都要落在我网里。”汤闻之不忍,叹息说“这等,是那鸟雀一个也逃不出去了,何伤害物命不仁如此”于是使从人将那网解去三面,只存一面

吕渭纶一直有认真听,因为在此处实在是无聊,只能听听陈燈讲的什么,说起来这大学士平时在翰林院里看起来那么混,没想到今日经筵上却颇有大明学士的风范。

逻辑分明且兼顾了礼仪,语速缓慢又像是照顾着皇帝,有些地方难得还特意解释一下,可称是严谨认真了

至于这个故事,原主读过,因此刚听了开头,吕渭纶就知道这是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出自史记殷本纪,被张居正编入了帝鉴图说之中。

说起这本帝鉴图说,张居正还真是用功了,这是万历初年,朱翊钧还只有十岁,他为了让小皇帝以史为鉴,励精图治,做一个圣君,才特意命人编制了这本书供其学习。

据说当时他下命令时吩咐的是,“视其善者,取以为师”;“视其恶者,用以为戒”。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圣哲芳规”讲述了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下篇“狂愚覆辙”剖析了历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祸。

同时,内刻插图一百一十七幅,图绘、线条尚佳,图文并茂,更方便小皇帝去理解。

但这也不是张居正一个人的功劳,是数位朝廷有学识的大臣和当时有名的宫廷画师一同制作而成。

吕渭纶现在就是躲在四个侍经筵官的最后面,开头是黄老头,中间那几个修撰年纪也都比自己大,如果按照年龄来看,自己排在最后面也合情合理。

一边的萧良有和张懋修看起来很惨,因为他们两个一直都是在跪着,一个不断的在为皇帝翻书,一个就是不断的手写记录。

这样一比较,吕渭纶还有些得意,自己站在这犄角旮旯处,一般也没人能注意到自己,如此便能蒙混过关。

文华殿里,陈燈讲完此回,重新开下一回。

“商史纪成汤时,岁久大旱。太史占之,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以请雨者,人也。若必以人,吾请自当”

这个故事说的大致是,成汤当君主时,商朝连续五年大干旱,一个太史官占卜后,说必须杀人来祭祀老天,方解干旱。

汤身为君王不肯用无辜百姓,而是牺牲自己祭祀,负荆请罪出祷于桑林之野,随后似是汤感动了上天,天降大雨,方数千里之广

盖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况人君为天子,言一动,上帝降临,转灾为祥,乃理之必然也。

这则故事出自淮南子主术训,也是被张居正编入了帝鉴图说。

原本这是一个普通的故事,可皇帝却来了兴趣。

朱翊钧坐在御座上,打断了陈燈的讲话,“此故事朕曾看过,可现在朕想知道,若是真的逢干旱之事,又当如何”

他指着殿中站着的第一个侍经筵官,正是黄老头,“你来给朕说说。”

黄修撰一听被皇帝提问,不敢大意,立马低着头做出恭敬的姿态,可他却没有说出些什么。

他偷偷斜目,发现文华殿内众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不由得更加紧张了,豆大的汗水出现额头之上。

黄老头结结巴巴的说了几个字,“陛下,臣臣以为”

吕渭纶觉得他并不是完全不知道,而是太紧张了,才没说出什么来,想想也不奇怪,一个老修撰,好不容易混了个经筵侍官的机会,当然是更加在意和珍惜。

可皇帝显然并不买账,还有些失望。

朱翊钧将书籍扔在御案上,脸色很难看,“以为何你是觉得朕也该去桑林之野里祈雨”



相关章节: 第21章 提联书院第22章 潞王投资第23章 官宦子弟第24章 讲经筵日第25章 经筵礼仪第27章 赐服争议第28章 赐斗牛服第29章 太监张鲸第30章 栀子花香第31章 峨嵋功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