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小状元 第95章 巡抚驾到

第95章 巡抚驾到


推荐阅读: 来自平行世界的他流离客虎道人归藏诀西游之开局拒绝大闹天宫再生之年熢火逃兵续天选之国1620开局就被赶出皇宫在古代的神豪生活零式战争2旧时代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吕渭纶看着面前的这个知县,有些想笑,看来他八成是贪污了,不然怎么会做出这种样子。

“吴知县,咱们徽县可是贫困县,府里肯定是有补银子支持的吧,你拿着钱不为办事,这就是当官不作为啊”

吴知县态度一变,也收不回去了,瞪眼道,“你懂什么”

“你是知县还是我是知县你在教我做事”

吕渭纶走到书桌处拿起一支毛笔,仔细打量,“吴知县,吕某可没有逼你的意思。你就把我当做一个长寿村的读书人,给个准信吧,你最晚什么时候能把长寿村的桥修了”

其实他也不想激怒这县令,他话说的没错,翰林的确没资格也没权利命令一个地方官员,但既然是长寿村村民的要求,他只能尽力而为。

不然自己这说起来也是从京城做官回来的,连村子里一点小忙都帮不上,那也太丢面子了。

屋子里沉寂了许久,知县考虑了一会儿,看到如今场面也实在不好收拾,不搪塞这翰林一把,他肯定是不打算走了。

于是装模作样,摆出退步妥协的表情道,“罢了罢了本官就看在你的面子上……最迟年末吧年末就开始修你们村的桥”

吕渭纶在宣纸上写了四个大字,仿佛没听到一般,之后笑道,“吴知县,你这毛笔用起来竟比翰林院的都丝滑”

“不如也送我几支另外这墨纸砚也都给我配一套”

吴知县看到他还不满意,有些不耐烦,结巴摆手道,“那……下个月吧下个月……就开始修”

他心道,这翰林怎么也不可能在这里住一个月之多,等他一走,本官就是不修,他还能拿我怎么样

吕渭纶听后,将毛笔放下,其实这县令心里怎么想的,他才是能猜出一二的。

他在想,若是自己拿着礼物上门,再送上点银子和古玩字画之类的,这县令还能不给自己修桥

可他怎么会去干那种事

只是有些感慨,大明的官场上有这种蛀虫在,也难怪上传下不达,皇帝和京城的那些高官们都以为他们宣布一个好的措施,下面的官员就会老老实实的执行,不亲身体验过,又怎知某些地方官员的慵懒无赖

崇祯的天启七年1627年,陕北农民发动了农民起义,就在西安北面,说起来离这里也不是太远,当时表面上直接引起起义的就是澄城的一个小知县张斗耀。

在陕西的大旱的情况下,仍然催逼加税,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

一些农民组织起来去质问他,结果这知县怒道,“我是知县,谁敢杀我”

那些百姓们都是饿了许久,心想反正饿死是死,造反也是一死,于是一哄而上直接将知县杀了,至此揭开陕北农民起义的序幕。

而这之后,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人等著名起义人物也是相继响应起义,成为起义军的首领。

而就是这支从县城开始的,最开始不被崇祯重视的农民起义军,一路从陕北杀到了京城,这期间大明换了多少总督上,调动了多少兵士,可都不管用,全部是节节败退。

这一个农民起义一直打了十七年,以李自成一路攻破北京城,朱由检自缢而告终。

之后就是起义军,南明和清之间的战争,结果当然是清胜了。

想起这些,吕渭纶不免觉得太遗憾,估计朱元璋也想不到,他建立的大明,起于农民起义,也亡于农民起义。

天启七年即1627年,现在是万历八年,即1580年,说起来,这里距离爆发农民起义也不过只有四十七年的时间了。

他看着眼前的这个吴知县,他们这些官员实在是大明的祸害,为了一己私利,不断的加重徭役和赋税,再逢上天灾,彻底生活不下去。

真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

当然,吕渭纶很清楚,这些都只是附加因素而已,其他的才是主要的。

政治腐朽、改革崩盘、阶级压迫和阶级矛盾、税收严苛和土地兼并,组织制度体系缺陷、军制的败坏……

吕渭纶真是发自内心的为大明感到心痛,


相关章节: 第90章 皇帝出宫第91章 心有霍光第92章 回到家乡第93章 熟悉的人第94章 徽县县令第96章 再接圣旨第97章 舵主盖兴第98章 离开陕西第99章 进洛阳城第100章 洛阳分舵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