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大明小状元 第110章 泰州学派(新年快乐!)

第110章 泰州学派(新年快乐!)


推荐阅读: 来自平行世界的他流离客虎道人归藏诀西游之开局拒绝大闹天宫再生之年熢火逃兵续天选之国1620开局就被赶出皇宫在古代的神豪生活零式战争2旧时代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

听了吕渭纶的回答,袁宗道叹了口气,“算了,虽然你的回答很模糊,但也能听出,你应该不是那种复古派的人。”

对此,其他学子也点头表示同意。

复古派

对此,吕渭纶略有了解,他们说的应该是李东阳等人提出的复古主张,在嘉靖年间达到高潮。

有嘉靖七子之称,这其中就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余日德、张佳胤。

他们七人受李东阳和何景明等人的影响,赞同“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

更是说出了,古文已有成法,今人作文只要“琢字成辞,属辞成篇”,模拟古人就可以了。

并且武断地认为散文自西汉以后、诗歌从盛唐以后,都不值一读。

因此在嘉靖年间和隆庆年间将复古运动推到了顶端,学术界也一般称这七人为复古派的后七子,前七子就是李东阳他们。

……

到现在,万历八年。后七子复古派的领袖李攀龙,已经去世,目前大明的文坛盟主都是王世贞在主持,他的一言一语能吸引文坛众多年轻人为之奔走,影响巨大。

“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片褒赏,声价骤起。”

这就是对王世贞文坛盟主影响力的最好记述。

根据刚刚他们几人的反应来看,虽然王世贞的声名显赫,复古的主张也为众多士大夫所喜,但他们应该反而是极其厌恶这个复古派的。

就算让吕渭纶来看,他也觉得不应过分强调复古,古人的一些诗词和文章的确写的妙,可这并不意味后世人就可以没有创新,直接模仿,过了几百年之久,还在重复以前,那属实是不利于文学的创新和长远的发展。

吕渭纶言道,“我确实不喜复古派。那你们呢,又是师从何人”

有两人率先回答,说是姚江学派的。

这姚江学派其实就是王守仁开创的了,他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该学派也称为阳明学派。

他们提倡的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学说。

又有两人回答说,他们跟随的是王学的“浙中派”。

这王学“浙中派”其实也跟姚江学派是同根而生,是王守仁的弟子王畿开创的,弟子称他为龙溪先生。

这王门共有七派,这“浙中派”其实也就是着名的七派之一。

王畿虽然师从王守仁,但事实上他很多思想和主张还是和他老师有一定差别的。

剩下的学子们也都是王门学派的,只不过是旗下的不同分支。

但唯独袁宗道和汤显祖两人表示,并未彻底归属于哪一学派,他们只是喜欢一些学派人物的主张。

但若是真要说哪一学派的话,两人表示,那必然是王门七派中的泰州学派。

这泰州学派也是王门七派之一,嘉靖五年1526年,王守仁的徒弟王艮,应泰州知府王瑶湖之聘,主讲于安定书院,宣传“百姓日用即道”,开始泰州学派的创立之先河,学生多是下层社会人士,如农夫、樵夫、陶匠、灶丁等。

这王艮虽说是王守仁的徒弟,但事实上他并不是因为崇敬王守仁的学术才去拜而为师的,他其实就和明欢那个小和尚一样,只是为了求生。

但在王守仁门下接受熏陶后,渐渐也对学术这方面有了自己的见解,据说他原名为王银,王阳明觉得他个性高傲,因此把他的名字改成带有静止之意的“艮”字。

值得一提的是,王艮这个人在王守仁门下待久了,学会了些东西,就开始学着创新,他常常不会接受王守仁的思想,经常与他发生争执,不拘泥传注、也不因循师说,于是自创“淮南格物说”。

至此,才慢慢有了与王守仁不同的思想,他强调身为天下国家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

于是在嘉靖五年之时去书院教学时就大肆宣扬自己的观点,即“百姓日用即道”。

求学者纷至


相关章节: 第105章 局势转变第106章 洛阳试点第107章 遇汤显祖第108章 讲述经历第109章 见众学子第111章 经算问题第112章 生意谈成第113章 刑部老大第114章 该怎么变?第115章 求解于海瑞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