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天选之国1620 第8章 自造的第1艘船

第8章 自造的第1艘船


推荐阅读: 虎道人归藏诀西游之开局拒绝大闹天宫再生之年大明小状元熢火逃兵续开局就被赶出皇宫在古代的神豪生活零式战争2旧时代混在大唐的工科宅男网游之全球圈地什么叫职业玩家啊

现在伐木都是沿着金水河两岸进行,这样可以把木头编成木排从河里顺流放下来,下面有人接着就行了,不用动用宝贵的皮卡运力。由于这几天安保组的火枪做出了十几把了,子弹也有一百余发,安保组的小伙子们就在海边岩石那边练枪,主要是练习装弹,打也是用五克装药,光塞木托不塞“蝌蚪”那种训练弹,也就是听个响。李文山让人做了木勺子,有一勺装五克的,有一勺装十五克的,装药时用勺子舀。

小伙们装弹练习还像模像样,基本上能达到一分钟两发的水平,安保组集中了30几个人轮流训练,当然,这帮人全是兼职的,重点训练即将出海远航的,预定出海的十几个人每人都打过两发实弹,都感觉下手中武器的威力,增强一下战胜隐藏敌人的信心。

这个火枪在李文山武器专家的改进下还是不错的,火枪全长有差不多15米,枪托都有半米,开火时点火孔离眼睛比较远,可以抵肩射击,胆大的都不用闭眼。

还有一个故事,他的粉丝王启山有天在伐木现场考察时发现一种低矮灌木身上一寸多长的荆刺,采了点回来实验,他把荆刺的最前端去掉,大概剩2厘米,前端削成斜口,找谭玲玲借了一个针锥,把荆刺疏通成空心,然后把引药灌里面,两头用纸片沾点胶封上,变成引火信管,又申请点废纸,把枪药固定成一个个定量的纸包,这样,装药时直接把纸包放进去,信管一插,前端的荆刺斜口刺破纸药包,就能顺畅点火了,这个改进一下子就把装药速度提高到两分钟五发的高速,王启山因此也成为委员会第二个武器专家。

造船组那边热火朝天,木工组除了盖房的一批人,其他全过来了,委员会也不提两艘船齐头并进了,要求先全力建好第一艘船,打铁组也全力配合。

现在看去,龙骨上的肋材已经全部装好,预计出海的人员正来来回回检查结实程度,为了自己的小命不得不小心翼翼,赵鑫更是上上下下的跑,忙得不亦乐乎。

这个船就是最普通的小船,长大概六米多,最宽处两米五,就这个尺寸,比一辆宝马740略微大点,就这个,中间还分了三个隔舱,安全程度令人发指。从龙骨到船甲板大概是3米左右,桅杆就一根,在船正中心靠后一点的位置,船艏还有一根向前伸出去的斜桅,主桅杆是梯形纵帆。斜桅再装一个三角帆,这是赵鑫研究的帆装,要求轻、快。效果怎么样也不知道。

船艉设置一个舵楼,船舵是最简单的杠杆舵,这个舵楼是赵鑫给自己的安身之所,比较宽敞舒适,船长嘛,得有点特殊化。

没错,赵鑫已经预定为船长了,矮子里面拔将军,这群人里还真没有比他更懂古船了,作为堂堂某船厂工程师,古船模是他的一大爱好。好不容易有实操机会,一定要上啊,也得为后面积累经验嘛。

委员会也是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持,最近委员长不编柳条筐了,全力编绳,拆下的柳条堆了一堆。林教授亲自动手,把桦树皮和柳枝皮还有云杉根在石灰水泡好,捞出来后用石头把树皮纤维锤散了,正晾了好几杆呢,不过从效果看,柳树皮和云杉根的纤维不错,结实而柔软,做绳子没问题,桦树纤维虽然结实但比较硬,做填缝应该行,但绳子就比较费劲了。

这时林教授和一帮小孩,有15岁的冷君华冷春山的儿子,13岁的蒋含之蒋英文的儿子、杨涵宇水暖店老板杨志刚的儿子正在实验一个手摇的编绳器,这是木工组的杰作,有它在,编绳的质量和效率都能得到保证。

船上要使用大量的绳子,所以接下来工作量很多了,不过这几个小孩倒是爱干,还有其他几个更小的就围着玩。

李文山领着训练的安保队员回来了,这些队员都是兼职的,训练回来还要干活,现在人手紧张,估计造完船后会松快点,但又要出海一部分人,还是闲不下来呢。

这几天倒是储存了不少原料,木材、燃料、土砖、石灰、木炭几个大宗暂时都够用,烧红砖的土坯存了不少,马上


相关章节: 第3章 午餐后的会议第4章 勘测队和打铁炉第5章 熊初墨第6章 调整第7章 探索周围海岸第9章 思乡号试航第10章 第1次接触第11章 委员会的应对第12章 解救日本人第13章 新的航线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