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秦国做武王 第68章 发兵皮氏

第68章 发兵皮氏


推荐阅读: 洪荒之永生圣王武当熊王加油小师弟大菩提明月侠心从华山开始的武侠之旅我在贞观毁修仙宋牧北邪梦游记之绣旗志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我女友是王者我真不想夺冠

这十五日,嬴荡是一天天地数着过去。

三千郎官,由郎中令率领,俱已抵达少梁邑。

今日子夜一过,便是第十五日,发起进攻的日子

也是今日上午,魏冉都督的信使来报,已经整肃军队,秘密调兵,不日,先锋就往魏国阴晋开去,一切都是算计得刚刚好。

在这个时候,魏人是不可能得到消息的,在大河两岸,都还是静悄悄的。

对面的皮氏城如此,这边的少梁邑也是如此。

和往常一样,每每到夜里,大河上的风都会刮得很大,波浪也会在夜里,格外地活跃。

除了风声水声,就再无声音,连牛鬼蛇神的鸣叫,都听不到。

少梁邑虽然没有灯火,但在城池之外的滩涂上,已经密密麻麻的站满了秦军将士,在码头上,也平白无故的,一下子多出来上百艘的船只。

船只从这里开始铺开,一路往下,断断续续的排列五六里,这一场抢滩登陆战,秦军是打算将战线拉长,多路击破,让魏人难以防备,之后再在皮氏城会合。

按照这时候的军队,是很难打出这样的战术,因为都是募兵制,士兵平时都是庄稼汉,一旦开战,才要临时征兆。

他们没有经过长期的训练,很少有誓死一搏的决心,到了战场之上,要么就被命令攻城,要么就是在平地上展开阵形,与对方决一死战。

正是因为指挥上和建制上的弊端,一旦这阵形要是散了,可就很难再集合起来了,只能沦为俘虏,但此刻的秦军不一样,因为在白起麾下,乃是四万秦国战卒。

战卒每一个人,都是从屯兵中挑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经过了长久的训练,他们每一个人,也都是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不畏刀兵。

从士卒到军侯,都有一套完整的指挥体系,他们能以一百士卒为一单位,每一名百将,都能被下达到明确的指令,都能在战争之前,接受千人、乃是军侯的动员大会,熟悉他们的战略目标,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让白起敢放心将这四万人,散布在五六里的长廊之上战斗。

四万人,共有千人四十人,百将四百人,以每一千人为一个方阵,下辖五百主两人,百将十人,不需要集中兵力,绵延五六里,这样的攻势,别说是魏人能够防守,甚至连想都不曾想到。

两月前,为何秦国两万大军,就能充作六万之数,布下疑兵之计,威胁义渠呢

这不仅是因为都督魏冉之功,更是得益于秦军这一套体系也,纵然分散开来,也不至于有乱。

再说山东六国,各国大军,还多是以募兵和屯兵为主,这样的大军,就只能关键时刻,集合在一起,由将军来做好统率,他们军令难达,基层军官,更是也没有经历过演武宫的培养,肯定是施展不出多大的战术了,汉帝国的强盛,就是因为他全国皆兵,义务兵制。

秦国能够养活这样一支大军,也得益于多个方面,其一,洛邑屯兵是个关键,几乎洛阳屯兵就不需要养活黔首,只需要供养战卒就足够了,其二,秦国吏治清明,贵族势力极小,不会因此而分走诸多国力,不管是于里还是于外,都能让秦国足够的强大。

这也是嬴荡争霸天下的底气所在

船只,多数都藏在城中。

此刻,士卒们摸着白日里订好的绳索,摸着这十日里,就已走熟的路,黑灯瞎火的往前走。

一条条的船只,也正被抬到河面上去,借着这大风的怒吼,对面魏人岂能察觉,在这里河面宽阔,除非对面有红外线望远镜。

秦王荡正站在城池之外的一处高地上,虽然他是什么都看不到,但他知道,大秦的锐士,就在他的脚下。

在他的身后,有郎中令白庆、有荆州都督白起、更是有秦国治吏台、治礼台、治户台、刑尉台四府的秦吏。

秦国的策略,乃下一城,就接管一城,由治吏台举荐县令、县丞,再挑选当地氏族,为一乡之三老,一亭之亭长,由邢尉台任命郡尉,接管治安,由治户台接管粮草、接管钱财,整顿土地


相关章节: 第63章 陈均报信第64章 整军备战第65章 大秦无畏第66章 1地为之小第67章 安邑为中 2路出击第69章 皮氏邑的羊肉汤第70章 ?姬姓皮氏 攻城治地第71章 阴晋之战 虚虚实实第72章 1万锐士 直扑汾阴第73章 全军出击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