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贞观毁修仙 第38章 佳儿

第38章 佳儿


推荐阅读: 武当熊王加油小师弟大菩提明月侠心从华山开始的武侠之旅我在秦国做武王宋牧北邪梦游记之绣旗志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活我女友是王者我真不想夺冠峡谷超气人上单

“朕喜得佳儿,非大唐之幸耶”

看着自己的大秘带回来的奏疏,李世民仰天长叹一声,只想着哈哈大笑。

现在唐军的主要目标就是突厥,因为李恪进献的那个炉灶和将作监的改良,李世勣在通漠道的操作着实方便了不少,突厥佬被并州都督虐的哭爹喊娘,直接被剁了两个土屯,生擒了一个特勤两个颉利发。

要不然李恪那个左武卫大将军的加衔,能在外朝这么痛快地通过他亲妈又不是长孙无垢……

“蜀王殿下为父分忧,实乃陛下教子有方也,此为陛下之幸,亦是我大唐之幸也,臣代诸镇将士拜谢陛下恩德。”

宇文节看着满脸笑看风云谁是敌手的皇帝,很英明地跟上了一记马屁,马屁的对象是皇帝,而不是什么蜀王。

作为尚书右丞,皇帝陛下的大秘书,他不是脑残,没有说出什么“胸怀天下”或者“心怀黎庶”之类的混账话,这些词可以给太子,但是不能给蜀王。

“来人,将这封信交予阎立德罢,将作监劳苦一些,将这新制便携的炉子制作出来,我边军将士自可以轻松来去,突厥……呵呵。”

李世民的目光炯炯,眼中金光闪烁,很显然,作为当年讨平四方的天策上将军,他能轻易看出这个新制炉灶的威力,可以这么说,它能降低火头的工作量,提升火头的效率,也就增加了行军的时间,这对唐军骑兵在草原上的作战行动无疑是一大助力。

“喏。”

旁边内侍省绯袍的阉人应了一声,拿着李世民给的那张纸直接就奔将作监去了。

“蜀王在太白山上过的可好”

办完了公事,李世民这才展开李恪给他的家书,随口问了一句,儿子这么给力,怎么也不能一句不问吧

“臣至太白山上时,蜀王正在溪流边随孙真人学道,月余辰光不见,不曾清减,身量壮实了不少。”

宇文节很小心地回道,他当然不知道李恪在溪流旁边琢磨着改进水车的事儿,就只能说跟着孙药王修道了,反正不被师父嫌弃怎么都好说嘛。

“太白山上虽不至于少了用度,却也不比长安啊。”

李世民放下家书,叹了口气,自己这个三儿子虽然是庶出的,但现在看来确实越来越顺眼了,孝顺懂事儿识大体,还能给自己的脑袋上套光环。

“蜀王纯孝,乃是佳话。”

宇文节接话接的也很艺术。

“蜀王现在的进境,你可曾问过”

话锋很突兀地一转,李世民的目光停留在了宇文节的脸上,问这句话的时候,语速很慢,语调很平稳。

“孙真人并未特意提及,大抵还在第三境,不曾孕育出真正的紫气。”

听了这话,宇文节的心脏就是一通儿乱蹦跶,他这个前隋礼部尚书之后,对修道和皇权之间的辩证关系可是知道的很清楚,心说皇帝突然问这个干嘛呢

这个节骨眼上,可别再节外生枝了……

“朕知道了,宇文卿且退下罢。”

李世民半闭上眼睛,摆了摆手,宇文节连忙恭声应是,退了出去。

看了看西边已经落下的太阳,宇文节抹了一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珠,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吐出来,让自己的表情自然下来,家学渊博的他不能不多想,但也不敢多想,最起码,不敢让别人知道他多想。

他迈着步子,刚想往尚书省去,就看见一个小中官儿跑得满头大汗,在守门的执戟士耳边嘀咕了几句,然后不敢停下脚步,直接奔着皇帝那边去了,他耳力不差,隐约间听见“九皇子”的字眼儿。

摇了摇头,宇文节快步离开了,九皇子李治现在才一岁多一点儿,可从出生开始就是个小病秧子,太医署的给诊治了多少次都没啥用,不过倒是没传出来过夭折的风险,所以取名为治。这次小内侍跑得这么快,指不定出了啥事儿。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他宇文节可不想掺和这种皇家之事。

宇文节溜的很快,然而坐在太极宫里正暗爽的李世民没处跑,他看着下面的小内侍,一脸的不快“


相关章节: 第33章 柴绍的人情第34章 抚平伤痛的大礼包第35章 惊吓与惊喜第36章 再加1把火第37章 前车之鉴第39章 连着3封信第40章 挖坑第41章 清崔第42章 道名逸仙第43章 下山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