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蟠桃大圣 三十二、凡间的新朝(1)

三十二、凡间的新朝(1)


推荐阅读: 没人比我更懂长生灵炁时代归源途洪荒之开局手撕封神榜惊天剑帝海贼之绿牛元帅开局打破限制器开局获得黑影兵团诸天之选择成仙我的剑神系统不简单一站式服务销售员白皮书

公元22年,地皇三年年末,常安城。

一队太监捧着邸报,行色匆匆地往未央宫内赶去。

宫墙院深,径自穿过长街,还有层层封锁,过了好一会儿,邸报终于送入朝堂殿内。

此时堂下肃静,群臣皆俯首,长楫及地,盯着明晃晃的地板,大气都不敢出一个。

还未等近身的宦官宣读,独坐高台上的老人便一把夺过了邸报,

良久,台下群臣仍旧气若游丝,眼观鼻鼻观心。

自天凤年始,全国各地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

屋漏偏逢连夜雨,各地有农民军纷纷起义,其中赤林叛军最是突出,竟硬是在南郡边上,新朝腹地里撕开了个口子。

南下又有哀牢、句町蠢蠢欲动,北有匈奴未灭,朝局动荡,人心不安。

至今数年,叛军那道口子越撕越大,朝廷数次平剿,却宛如东墙补西墙,漏洞是越来越多。

“啪”的一声,文书被扔在地上,纸张散落。

“又是旱情告急,你们这帮吃干饭的,赈的是什么灾”

“都是竖子”王莽气急败坏地骂道。

天凤流年不利,地皇开屏暴击,这就是新朝,他的新政,他王莽支离破碎的天下。

忽然感觉很疲惫,他发完火,一屁股坐在皇位上,这都没做什么,便感觉气喘吁吁。

“看来我是真老了”,王莽心下暗叹,神情多了分垂暮,松了松衣领,总觉得这宫内闷热得很。

一武将伏首劝道“陛下,需得保重龙体,方是万民之福啊”。

王莽正欲发怒,见发言之人是大司空王邑,脸色方才缓和了些。

王邑乃新朝开国勋将,又是他的从弟,伴随多年,自然得换上一番态度。

点了点头,王莽转面向文官勒问道“眼下新政施行的如何了”

被问到的官员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很明显的,当下新朝四分五裂,诸侯各有心思,叛军迟迟未定,又有刘秀作为主心骨,加上这持续数年的天灾。

所谓的新政,哪里还有什么进度可言。

“竖子”

退朝后,王莽在偏殿里一个人翻着奏折,身边除了在暗处拱卫他安全的侍卫,再无他人。

“马上便又是新年了”,身戴天子衣冠,这位老人却再不复当年风采,回想这些年来,心中恍惚不已。

历经汉成、汉哀,直到54岁方才借哀章之事“禅让”登基,刚一上任,他就马不停蹄的开始托古改制,轰轰烈烈的搞改革。

首先是土地,他信礼,礼记里头讲“天下为公”,那公自然就是他自己。

便把全国的土地改作了“王田”,奴婢改称“私属”,禁止土地和奴隶的买卖交易,等于是将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了奴隶制度。

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均收归国朝所有,又改五均六筦,以国朝之力垄断全国工商业。

改币制,改官衔,几乎是无所不改。

他深知国朝之理,何为国朝国有兴衰起伏,而朝则有代,更新换代的“代”,想建立一个永不灭亡的国朝,就要先灭了那些世家豪强。

西汉的教训历历在目啊,那些年里土地兼并之风盛行,汉地民不聊生,百姓被剥削到了极致。

想改,想变,从始至终,王某人未忘初心,从自立“新”朝开始,一直在革新。

后来失败了,就转头打西南夷,打匈奴,可惜成果没几个子,还差点把朝廷拖垮。

军队出师不利也就罢了,刚回来平定内乱吧,这天灾就来了。

王莽陷入了深深的后悔,兵事无儿戏,打匈奴那会儿自己却瞎搞一通,如果

想到这里,他闭上了眼睛,世上从来没有如果。

天灾降世,哪像是寻常灾祸,直接一环扣一环,简直是“此起彼伏”

先有黄河之难,黄河接连决口、改道。

沿黄河的各地又爆发蝗灾,加上黄河决堤的大洪水,全国各地是饿死的饿死,淹死的淹死。

人找不到希望,看不到盼头,便会走上另外一条路,于是流寇四起


相关章节: 二十七、天壤之别二十八、蟠桃乐,0姓苦二十九、观音土三十、山海三十一、1个问号三十三、凡间的新朝(2)三十四、石猴的凡心三十五、风雨前夜三十六、造访龙宫三十七、龙王的眼泪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