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十六年 朝堂乱象

朝堂乱象


推荐阅读: 俺大哥叫重八化蝶之谍之绿帆蓬天汉之国从红楼开始拯救名着伏羲创世神话大明首富级皇帝谍战风云录抗战之乱世下山贞观家教有点躁从截胡曹操开始变强摊牌了我就是指挥官峡谷一混

卯时,三通鼓后,通百官排队等着钟鸣开门之后入内。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进入。待皇帝进入安坐之后,由鸿胪寺“唱”入班,文武官员左右两班齐进,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

太和殿上,众臣突然发现,司礼监的公公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秉笔杜勋,杜之秩全然不在其中,众人暗暗感到不对。

就在这时,崇祯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崇祯皇帝冷冷答到:“众卿家平礼。”

众臣抬头一看,呀,之前伴在崇祯皇帝身边的太监王德化却已不在,王承恩站在那里,眼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众臣心里猜测,这大内,怕是变天了。

王承恩手持浮尘唱道“有事启奏。”

很快,朝堂之上便被各种消息充斥,户部尚书倪元璐率先出列“陛下,宁远总兵吴三桂要粮饷五十万,湖广左良玉要粮饷三十万,各地缺粮缺钱,求户部拨款,如今,户部粮不过三万石,银不过一万八千余两啊。”

兵部尚书张国维也出列“陛下,自去年开封大败,河南全省沦陷,糜烂地方,请陛下令三边总督孙传庭即刻率秦兵出秦入豫,平定豫地。”

崇祯皇帝一听让孙传庭出陕,即刻说道“不准,朕已下旨,三边总督孙传庭不可轻言出陕,如今九边精兵全失,秦兵不可善动。

至于左良玉与吴三桂所要军饷,崇祯皇帝想到这两人日后所为,那吴三桂坐拥山海关而不救援京师,最后还想挟持太子,杀害君王。

那左良玉也不是什么好鸟,怒从心中来,声音带着怒意,“今国事艰难,流贼做大,责令左良玉速速剿贼,不得拖延,尽心国事,吴三桂严守宁远,不得有误,至于粮饷,日后发放。”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哗然,御史,言官,给事中纷纷跪下“陛下,我大明不失寸土,祖宗之法不可违啊,还请陛下严令孙督师出陕平贼啊,救中原百姓于水火啊。”说罢,纷纷下跪于皇极殿。

张国维有些激动,事实上,他和那些言官不一样,他是大明的兵部尚书,他早已认识到秦兵的重要性。

李自成已经不是当年的流贼了,孙传庭粮饷不足,成军不久,此时秦军出陕,赢了倒还好说,但是想吃掉李自成,难上加难,那厮当年就剩十八骑,不到两年,再次席卷天下。

况且今日的李自成与当年大不一样了,就连洛阳开封这样的大城重镇都被攻破,可见流贼实力之强啊。这一战要是输了……

张国维打了个寒颤,输了,大明就无可用之兵了,朝廷怕是再无可战忠心之军了,那左良玉,刘泽清,吴三桂那些人,谁又能制那样的话……

张国维不敢去想。他激动的是,陛下不在向以前一样,终是认识到了秦军的重要性了,这是陛下最后一副身家了,陛下,输不起了,大明,也输不起啊。

崇祯皇帝见御史吵闹一团,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会意“肃静,肃静,御前礼仪。”

朝堂安静下来,崇祯皇帝继续到“如今国事维艰,入不敷出,国库空虚,朕想向诸位臣工筹集粮饷,已结燃眉之急,诸位臣工意下如何。”

筹集粮饷,众臣心中一惊,上一次筹款,搭上了一个首辅薛国观,还有崇祯的五皇子。

上一次筹集粮饷,让百官勋贵捐银,那孝定皇后的侄孙武清侯李国瑞做文章。

传言孝定太后已升仙为九莲菩萨,在天上责备皇帝轻视外戚,皇帝的每个儿子都将夭折,神降临到皇帝第五子的身上,皇帝非常害怕,而怀恨薛国观, ushc32;最终赐死。

这一次,怕又是不好收场啊。

崇祯皇帝见都默不作言,点了名“国丈作为勋戚,皇后之父,太子祖父,可捐献多少啊。”

周奎如大梦初醒,慢吞吞回到“陛下,老臣家无余财,人口又多,恐是有心无力,为了国事,老臣家吃糠咽菜,也要以资国用,老臣,出银五百两。”

众臣见国丈带了头,也不在顾忌,纷纷哭诉如今天下动荡,自家日子


相关章节: 敲打王承恩内廷变天大灾大难熹宗之后,储君之位1鱼3吃东宫问政锦衣卫入宫自己作死查抄周府清点赃物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