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崇祯十六年 后勤

后勤


推荐阅读: 俺大哥叫重八化蝶之谍之绿帆蓬天汉之国从红楼开始拯救名着伏羲创世神话大明首富级皇帝谍战风云录抗战之乱世下山贞观家教有点躁从截胡曹操开始变强摊牌了我就是指挥官峡谷一混

刘宏明心中盘算着不说有多精锐,能打的过京营就行了,这样一来,就能获得钱财维持下去,就是以战养战啊。

同时,刘宏明也清楚,这样的练兵,也不可能大规模普及开来,这样的兵马,大明朝能养的起这一两万人就是顶天了。

刘宏明突然问道“方公公,每次兵部拨给下面的钱粮是如何发放的”

方正化有些奇怪,但也回到“自古以来,朝廷发放军饷是都根据额定的兵员发放给将领,再由将领分发给官兵的。

勇卫营乃是皇爷亲军所编,赏银,装备都是由内廷供应。”

刘宏明继续追问“那将领手中的兵员如何核定,否则不就是将领信口开河”

方正化笑着说道“宏明这就多虑了,朝廷给地方兵员都有固定的兵员数额,再说了,每一两年兵部,御史,还有兵备道都会查验。

只不过现如今,朝廷剿贼还要借助各个总兵,所以有些事,朝廷也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刘宏明明白过来了,以前看史料的总是疑惑,为何大明的官兵都是唯将领马首是瞻,甚至出现了京师告急,关宁铁骑甚至坐看京师沦陷这等匪夷所思之事。

除了这些,还是大明官军的战斗力,出了秦军,白杆军等几只少数地方军队战力还可,其余的,如同保定兵,湖广兵战力之差,也是令人瞠目结舌啊。

就是皇帝的直属军马京营也从猛虎变成小猫咪,也就是勇卫营成为了崇祯朝后期苦苦支撑的最后力量。

要是再久远一些,甚至可以分成九边边军和内地的卫所兵啊。

一开始刘宏明只是简单的以为是卫所制的崩溃,募军制的兴起使的家丁制成为明末的主流,再有原因,可能就是九边地区常年战乱,少数民族地区也好武勇猛,中原内地承平以久,不堪一战了。

现在看来,后勤,也是一个要命的问题。

刘宏明顾不得其他,对方正化说“方公公,你我现在必须马上去见陛下,此事十万火急。”

方正化见刘宏明如此急切,也顾不上其他,慌忙带着刘宏明就要进宫。

二人走后,堂内太监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

暖阁,,崇祯皇帝坐在桌前,暖阁中只留下了王承恩和朱慈烺二人,崇祯皇帝看着奏章,无非京师有司和地方各个巡抚总督发来的急报。

什么洪灾不止,哪里大旱,哪里蝗灾经过颗粒不收,请求陛下赈灾。哪里盗匪蜂起,流贼势大,请陛下派兵剿贼。

又或是,一些翰林言官上奏说陛下应该修身养性,重德行,再不是就是党争互相攻奸。

崇祯皇帝看着头疼,这么多奏章,不是要钱要粮要兵,再不是就是一些屁话。于国无益啊。

崇祯皇帝抬起头,看着立在一侧的朱慈烺,见朱慈烺有些走神,心中有些微怒,不满开口道“烺哥可是有心事朕看你魂不守舍的样子,可是身子有些不舒服”

朱慈烺听到崇祯皇帝的生意,收回神来,摇摇头“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还请父皇解惑。”

崇祯皇帝倒是有了些心趣“烺哥何事不明,来,给父皇说说,父皇看看可有法子



朱慈烺鼓起勇气说到“父皇让大兄编练扩充勇卫营,儿臣想了许久,斗胆以为,父皇是想以勇卫营制京营,父皇,是要对京师百官勋贵下手。”

王承恩站在一边,如老僧入定,不发一言,他知道这是君王家事,是帝王心术,他不敢,也不能开口。

崇祯皇帝看着朱慈烺,突然笑到“烺哥长大了,比比以前懂了许多,看来跟着宏明学了不少东西啊。

烺哥说的不错,朕扩充勇卫营,就是为了消除京营这个不安定的因素,朕也着实要对百官勋贵下手。

烺哥也明白,大明朝需要钱,只要有钱,就能赈济百姓,编练军马,大明才能避免日后的亡国之难啊。

烺哥,朕当了十七年的天子,朕也明白朕也不过是中人之资,正如宏明所说,十七年的正统太子,大义还在朕手中啊。

这样一来,


相关章节: 去东宫御马监1块肥肉御马监见众监疯了,疯了提问内官权力谏言后悔笑话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