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宋成祖 第112章 不弃(求订阅)

第112章 不弃(求订阅)


推荐阅读: 武当山宋青书从倚天开始剑压诸天我只是江湖一浪子人生游戏梦里真我要做秦二世大秦之我为始皇帝舰舞大洋修仙在大唐红楼之神级贾琏我把大秦打造成了盛世开局见到孙悟空最年轻的高校篮坛主教

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宋成祖正文卷 第112章 不弃(求订阅)( ..) 面对王禀这样一位为了大宋鞠躬尽瘁,险些死而后已的老将军,赵桓足够尊敬,甚至上身微微前倾,听他的讲话。
可当他说出河东都守不住的时候,赵桓皱起眉头,“王卿,河东北有吕梁,东有太行,南临黄河,表里河山,形胜之地,如何不能守了?”
赵桓问过之后,又担心自己的语气生硬,便又解释道:“王卿只管直言,朕一定虚心采纳。”
王禀沉吟了片刻,他也觉得自己的话不妥当,可这又是他的心里话,一个从鬼门关绕了一大圈的人,还有什么顾忌,剩下的也只有一颗赤心!
王禀也把语调放低,诚恳道:“官家御驾亲临,将士用命,韩相公神威,挫败娄室,解救太原一城百姓,战果辉煌,堪称壮举……”
按照惯例,王禀先夸奖了赵桓一顿,这也是属实。
可接下来的话就不这么轻松了。
“官家切莫因为眼前的胜利,就小觑了金人,一旦生出轻敌之心,后果不堪设想。”王禀下意识看了眼赵桓,发现这位官家并没有觉得刺耳,还微微颔首,这让王禀又增加了几分喜色,这位赵官家是个有肚量的,真是天下之福。
“官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臣就先说河东……虽说表里河山,堪称险峻,但自古以来,河东也没有真正挡住雄兵猛将。”
赵桓颔首,“的确,秦皇扫**,韩信征燕赵,前秦灭前燕,西魏平东魏,都是如此。毕竟山河之险,只能依仗,不能依靠。”
王禀更喜,用力颔首,“官家圣明。眼下河东的山河之险,还有两处疏漏,其一,是北边的大同府,这里原本是辽国的云州西京,如今落到了金人手里。而且几处险要的所在已经让粘罕抢占了,北边门户不宁,而金人东路军又陈兵河北,太行的几处口子,也在金人的威胁之下。”
王禀的谈话,赵桓格外重视。
眼下在赵桓身边,臣子的种类不少,有人品好的,有能做事的,也有精通权术的,君子小人,五花八门。自从韩世忠升任枢密使之后,等到返回京城,保证跟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似的,那叫一个热闹!
可人数虽多,但真就缺一个懂得宏观战略的。
像韩世忠是能打,仅限于军务,刘锜的资质过人,却又太年轻,眼界不够,没法总揽全局。
诸如老种、姚古这些人倒是有资历,有经验,可又没法信任。
可以说王禀的出现,不但是添了一员忠心耿耿的大将,更是给赵桓一个可以仰赖的军事顾问。
他仔细思忖着王禀的话,甚至找出一份地图,仔细研究,燕云十六州,就是以幽州和云州为主体的一大片地区。几乎相当于后世河北和山西的北部,也就是最险要的那部分,是农业区和畜牧区的天然界限。
秦汉隋唐,都能把国土尽量北推,然后在这条界限上修筑长城,建立军镇,抵御北方游牧骑兵的侵袭。
偏偏大宋最没出息,立国不正,燕云之地落到了契丹手里,根本没有拿回来。
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北边的缺口太多了。
那大宋又怎么解决呢?
没有险峻的地势,就只能堆兵,因此大宋维持了历代王朝中,最庞大的常备军,以河北集团跟辽国对峙,又以西北集团阻挡西夏,内外禁军,号称有八十万!
可即便有这么庞大的兵力,却也没有带来真正的安全。
金人从东西两路发兵南下之后,本就腐朽不堪的河北集团,荡然无存,全都变成了散兵游勇,这帮人虽然也在抗金,但只怕欺负老百姓更擅长一些。
“官家,河东河北,互为表里,要么同时克复两地,要么就只能忍痛割舍。老臣并非危言耸听,官家请想,如果集中精锐北上,迎战西路金人,东路金军越过太行,直击河东腹地,必然惨败。”
赵桓眉头皱了皱,“那若是派遣人马,堵住太行的缺口呢?”
这个问题都不用王禀回答,王荀就直接道:“官家,有防备东路金军的兵力,为何


相关章节: 第107章 孤城不屈(求首订)第108章 争先第109章 斩首(求首订)第110章 鼓声第111章 战后(求订阅)第113章 点检第114章 造势(求订阅)第115章 岳飞麻烦了第116章 邸报(求订阅)第117章 八百背嵬军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