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献帝崛起 第2章丨乱由治郅

第2章丨乱由治郅


推荐阅读: 游走于记忆的时间西游之万界天帝诛仙之师姐砍人从不手软师姐总想暗害我鹿逐录我在洪荒当族长三国之我是战神吕布震惊与战争与不死大军最强教官系统大唐:从神级吐槽开始抗战之铁拳特攻队大唐诗画田园

“区区见五代之乱,天下涂炭极矣,常有拨乱反治之志。”陈抟高卧

今天特意把众人叫来,除了宣示皇帝对关东诸侯的看法、为之后的朝廷决策奠定一个基调以外,还有对今后朝廷主要侧重的方面做一个定策安排“我近日批阅汉纪,鉴古知今,我以为之所以造成如今乱象,无非有三种原因。”

“其一,乃天时不予,近年来频出旱蝗,百姓流离,多因于此。其二,便是凉并羌胡为乱,耗费国力民财,疲惫州郡。其三,乃朝廷处政失措,阉宦专权,贵戚横恣,扰乱社稷之故。”

皇帝说完,一一向在座众人脸上望去,眼神中带着虚心纳谏的谦和,说道“诸位都是朝中能臣,我的股肱心膂。汉室中兴、还复太平之任,全在我与诸卿肩上,但有良言,还望直抒胸臆,毋须避讳。”

卫尉赵温在心中盘算着;朝政处政失措,再如何也得由皇帝先表态,自己身为臣子,不能先提这个事。凉并羌乱主要是以军事为主,自己在行军打仗方面不如兄长,还是藏拙为妙。

于是打定了主意,想第一个起身回复以博得皇帝重视的赵温,由于这么盘算的一刹那,被尚书令士孙瑞抢了先“臣以为治国之策,在于强兵足食,兵强,则天下定;足食,则百姓安。商君有垦草之令,故秦人得以兼天下;孝武有屯田之制,故汉军得以定西域,此皆先代之良策也。是故欲攘天下,必先安民;欲先安民,则必先足食。”

士孙瑞跪坐于席上,身板挺直,侃侃而谈;“前些日子,陛下已有诏旨裁汰诸军老弱,为防其闲散滋事,特设屯田中郎将、校尉等官督促开荒,屯垦备粮。如今陛下说到民事,臣以为可效屯田之法,施以民屯,广招流民垦荒。不出三年,当仓廪丰满,百姓安乐。”

赵温不甘心让士孙瑞抢了风头,立即补充道“近年天多旱时,臣以为当命地方招募流民、或趁秋收之后征集百姓疏通六辅、郑国等渠,以备不时。”

“你们都说得很对。”皇帝很高兴,看来能做到高官的人都有各自不俗的能耐,只是由于历史与个人的机遇,才导致他们淹没在滚滚尘世之中。若是给予合适的舞台与时机,论治政理民,他们未必会比那些名人差到哪里去。

“我有意先在京兆、扶风、冯翊、弘农四地郡县属官增设农曹掾,专司流民屯垦一事,以五十人为一屯,屯置屯长。诸农曹掾虽隶属郡县,但屯田岁入、耕种、仓储皆要听奉大司农直辖调遣。”皇帝手指点了点在座的大司农周忠,说道“周忠”

皇帝拉长了语调,大司农周忠赶紧上前听命。

“即日起,大司农府下添设劝农令一职,秩六百石,主劝课农桑、屯田垦殖等事务,由太尉掾第五巡调任。我另外再命五官、左、右中郎将选拔三署郎官,之后统一由尚书台拟诏任命为各地农曹掾。”

听到皇帝特意要挑三署郎官任命曹掾,不仅是周忠,就连杨琦、赵温等人都是惊了一下。

汉代的郎官除了羽林郎、虎贲郎专门负责军事以外,其余的中郎、侍郎等都由德行出众的孝廉或是豪族世家子弟担任,分别由五官、左、右中郎将管辖,被称为三署郎官,隶属光禄勋。

他们日常执戟陛前、随侍殿下,比卫尉手下的兵卫更靠近在皇帝身边,地位也更为重要。

三署郎官会定期接受德行学识的考核,然后其中的劣者黜退,优者选补官职。可以说是汉代官僚队伍中的干部储备和人才梯队,往往都是将来的公卿、牧守之选。

如今皇帝特意让三署郎去地方郡县从基层做起,担任农曹掾,可谓是降尊纡贵、变相的贬谪,但也从侧面表示了皇帝对屯田农垦一事的重视,敢于打破常例,将出色的人才送到地方上去。

周忠只觉肩头背负重担,同时也为身受皇帝信重托付而感到激动,自己当初因为北军粮饷一事上了皇帝的船。事后虽然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但他跟杨琦等人比起来依旧只是个边缘人物,要想真正简在帝心,就必须认真勤勉。


相关章节: 第105章丨将士归顺第106章丨3军听命第107章丨灞桥折柳第108章丨哀歌路难第1章丨兴亡远鉴第3章丨御戎之方第4章丨决事省禁第5章丨往事回顾第6章丨高庙罪已第7章丨中黄太乙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