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献帝崛起 第60章丨3明俪踪

第60章丨3明俪踪


推荐阅读: 游走于记忆的时间西游之万界天帝诛仙之师姐砍人从不手软师姐总想暗害我鹿逐录我在洪荒当族长三国之我是战神吕布震惊与战争与不死大军最强教官系统大唐:从神级吐槽开始抗战之铁拳特攻队大唐诗画田园

“固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将苑

在裴茂辞别袁绍,启程北上幽州的时候,以骠骑将军皇甫嵩为主帅的两万余大军已经抵达陕县。

崤函古道背靠群山,面临黄河,沿着河岸延绵曲折,是沟通东西的最大要道。陕县就建在崤函古道最大的一个转角处,其东西北三个方向都是滚滚黄河,南边又是向北突起的陕塬群山、险峻异常,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格局。

弘农太守刘艾,与屯驻陕县、督关中军屯事宜的典农中郎将段煨出城来见。

虽说刘艾曾与王允谋刺过董卓,但皇帝念在对方是汉室宗亲,本身又有几分才能,在后来的朝争中及时脱身、属于边缘人物的份上,给他的处置只是由侍中外放太守。

看上去是升了官,但跟能日日伴随皇帝,参与政事的侍中比起来,这无疑是被调离了政治中心。有些人认为刘艾不过是靠着汉室宗亲的名头才得以逃过一劫,只是再想返回中央已是无望了。但其他人却不这么看,比如说皇甫嵩。

从战略的角度来讲,没有谁比皇甫嵩更清楚弘农郡是何等重要,它不仅是出征河东、更是防备关东的最前沿。皇帝没有直接将刘艾罢黜贬谪,而是放在弘农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显然是有继续观察,留待后用的意思。

皇甫嵩城府深沉,出于这一层面上的考虑,根本没有摆骠骑将军的架子。他手持马鞭,指着川流不息的黄河,转头看向刘艾“刘府君曾为陕令,在此地治理多年,应有所知,这河对岸想必就是茅津渡了”

弘农郡治所本在弘农县,皇帝看在陕县位置紧要,特意将郡治挪到此地。刘艾重回故地,治理起来得心应手,一边招抚河东、河南等地流民;一边由段煨领兵征讨、收编匪徒,两人配合默契,互不越权。

跟京兆等地发生的互相侵占屯户的丑闻比起来,弘农郡算得上是屯田效果最好、政绩最突出的地方了。

听到皇甫嵩发问,刘艾点头答道“从陕县渡河北上,必经茅津,此乃水陆要冲、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晋公假道伐虢,即由茅津渡河;秦晋交战,晋国也是由茅津渡出奇兵,败秦军于崤山。”

皇甫嵩极目远眺,只见长河滔滔,远上云端;苍山簇拥,险如锋刃。让人不由顿生胸廓万里、豪气风发之感,一扫多年来心中郁气。

他勒马停在岸边高地上,看到眼前这副宏伟壮阔的景象,长长的吐了一口气,道“河东被山带河,四邻多变,乃天下之要地。秦据此而攻伐三家,就是取其居高临下之势。而沿岸渡口,便属这茅津为最。”

说罢,皇甫嵩复又问道“却不知此处渡河船只搜集的如何”

刘艾说道“自奉诏以来,艾便已派人去沿岸征集,如今整个弘农郡征集的大小船只已聚在岸边,约同时可载数千人渡河。”

皇甫嵩放眼瞧着远在岸边停泊的船只,点点头,忽然道“我听说段中郎将与段太尉有亲,同出一家。当年段太尉威震东西羌部,赫赫武功,谋略了得,令羌胡闻之丧胆,诚然可叹呐。”

段煨谦虚道“这是长辈风姿,足堪追忆。当初段公剿平东羌,斩获无数,在下也是靠着段公之勋,得以诏拜为郎。”

“那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皇甫嵩看了眼与自己差不多大的段煨,同为三明之后,自己与他的境遇却全然不同。

当初段颎虽有赫赫战功,但是却亲近宦官、对羌族大肆屠戮,与士人主张的招抚政策相违背,是故不为士人所喜。故而段氏在这么多年间始终未得大用,段煨不是没有智谋,只是很大程度上被段颎连累,直到董卓入朝,才渐有起色。

皇甫嵩对段煨说道“你也是骑射了得,有一身胆略,只是命途多舛,跟错了人,又未能立功。如今职勋也很平常,你知道是为何”

这话说到段煨的痛处了,他跟他的族人段颎一样,一个投靠宦官,一个投靠权臣,事后都遭到士人及当权者的反感。他之所以没有在董卓死后遭到清算,主要还是皇帝为


相关章节: 第55章丨言中事隐第56章丨汝南袁氏第57章丨造端倡始第58章丨单见浅闻第59章丨 恭而有礼第61章丨茅城津渡第62章丨1班鼠目第63章丨安老怀少第64章 匈奴骑踪第65章 白波垒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