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献帝崛起 第38章 宗社攸赖

第38章 宗社攸赖


推荐阅读: 游走于记忆的时间西游之万界天帝诛仙之师姐砍人从不手软师姐总想暗害我鹿逐录我在洪荒当族长三国之我是战神吕布震惊与战争与不死大军最强教官系统大唐:从神级吐槽开始抗战之铁拳特攻队大唐诗画田园

“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初平三年十二月初八。

皇帝在退朝之后,于宣室正式召见济北王太子刘政、东海王次子刘琬、琅邪王弟,阳都侯刘邈等刘氏宗亲;以及在朝为官的旁支,如宗正,逯乡侯刘松、并州刺史,襄贲侯刘虞、左中郎将刘范、治书侍御史刘诞、奉车都尉刘璋等人。

除此之外,随使臣入朝的一批孝廉、茂才等士子与郡国上计吏中也有些许宗亲。皇帝为表亲亲之义,在经过宗正府的勘合后,特下恩诏,准许这些远房亲戚入宣室会面。

宣室内,十几位汉室宗亲按血缘亲疏依次落座,坐在最前面的毫无疑问是光武皇帝一脉的藩王小宗,在中间相对而坐的则是刘虞与刘松,再往下则是西汉皇帝的后代,属于出五服的远亲。

这些远近宗亲在经过一开始的生疏尴尬之后,在皇帝来之前,很快划分为了三个小团体,各自聚在一起促膝长谈、言笑晏晏。

现任藩王的旁支亲属们难得相聚,互相论资排辈之后,便开始聚在一起叙论各自家国之事。尽管面前的桌案上摆满了他们很少、甚至很久没有吃到过的温酒炙肉,他们仍摆起了皇亲的架子,对这些视而不见,用意志抵住了诱惑。

这不仅是基于王子皇孙的体面,更是拘于宴饮的规矩,在皇帝来之前,谁也不能动箸。所以这些人只能不停的喝水以消饥火,用说话来转移注意力,在与人交谈的间隙,眼神时不时地像刀子一样飞快的从发着热气的炙肉上剜过,然后又若无其事的继续与人清谈。

血缘亲近的王室成员凑在一起,另一边的刘虞与宗正刘松等朝中为官的宗亲也同样聚在一起说话。

济北王太子刘政他们之间谈论的无非是各自国内的风情民俗,顺带感慨一下世道艰难,彼此没有什么利益纠葛,说话也坦诚许多,你来我往倒真像个一大家子似得。而刘虞这边则不一样,他们除了是宗室以外,更是朝廷大臣,彼此说话自然要多几分顾忌。

宗正、逯乡侯刘松年纪约有四、五十岁了,在这个时代,如此年纪的人几乎都是须发花白,鬓角全是皱纹。尤其是他身子单薄,两眼浑浊,样貌比真实年龄还要老上许多。

刘虞的声望虽然比名不见经传的刘松要大,又曾是对方的前任宗正,但站在对方面前,仍不敢小瞧这个垂垂老者。

因为他的父亲是孝灵皇帝的老师、前太尉刘宽,刘宽在世时的声望巨隆,甚至与杨赐等人齐名。而刘松作为通儒、名臣的后人,父亲刘宽身后有大批门生故吏作为政治遗产,其本身又有才能,而且还是宗室。寻常人随便满足以上任何一个条件,都能在官场上顺风顺水,仕途一片光明。

可刘松偏偏全部满足,这是他的幸运,也是他的不幸。

所谓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优势,以至于刘松在继承父亲的爵位后,绝不会有更大的晋升空间,最多只能做到宗正这还是孝灵皇帝报答师恩的缘故。

刘松是汉高祖十六世孙,按辈分,刘虞还是刘松的叔祖“很久没能与叔祖一同叙谈了,上一次还是在雒阳的时候吧叔祖授任幽州,将宗正事务交代于我。当日教导,对我大有裨益,我也一直铭感于心。”

“这谈何说起”刘虞不敢托大,摆手谦抑道“你本来就德行具备,才堪此任,哪里用得着我教导只是这么些年来,委屈了你才是真的。”

刘松的白眉轻轻抖动了一下,旋即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乐呵呵的笑道“难道只有做三公才算是为国效力吗做县吏同样能修己安民,这说起来也都一样,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能看到朝廷有明天子在上,中兴可待,宗室屡出能臣,我心里就很高兴了。”

谈及宗室,刘松便笑着往左右看了看,目光中带着期许,又对旁边几个在朝为官的宗室和颜悦色的点了点头。作为晚辈的左中郎将刘范、治书侍御史刘诞等人见了,立即拱手施礼,唯唯称是。

刘虞转过目光,深沉的看了刘范等


相关章节: 第33章 疑窦丛生第34章 旅酬算爵第35章 务以政宽第36章 热汤沃雪第37章 教于宗室第39章 敦叙9族第40章 济人利他第41章 牛溲马勃第42章 勉力相付第43章 息怒停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