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之我是战神吕布 第183章 一箭‘三雕’

第183章 一箭‘三雕’


推荐阅读: 西游之万界天帝诛仙之师姐砍人从不手软师姐总想暗害我鹿逐录我在洪荒当族长三国之献帝崛起震惊与战争与不死大军最强教官系统大唐:从神级吐槽开始抗战之铁拳特攻队大唐诗画田园苏子余君穆年

吕布通过自己的赤诚之心以及复兴大汉的大义,再配合上招募卡,成功地拿下了荀彧,再加上吕布通过系统任务得到的巨大威望,现在荀彧的忠诚度非常高。

不过吕布也非常体恤人才,不会让荀彧感觉为难,既没有逼他直接吐露曹军的所有核心机密,也没有让他在一线跟曹军对垒。

荀彧是个观念极为传统的人物,虽然他也不认可曹操对于大汉的忠诚,但刚刚投靠吕布之后立即就翻过身正面与曹军敌对,心里比较会不舒服。

咱吕布可是个尊重人才的主公呐!

不过荀彧可不会闲着,哪怕暂时先把他安顿在徐州后方‘休养’,荀彧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对着这位内政后勤顶级人才,吕布可有一肚子的想法希望荀彧能把它们变成实际可执行的政策在大汉进行推广。

首先,就是完全改变大汉的官制。

大汉的官制是非常简略的,既造成了大量权力的集中,又使得在处理具体事务的时候权责不明,好像哪个高官都能插一脚,但实际上出了问题又找不到具体人来负起责任。

权力过于集中在乱世之时其实有利于提高效率,问题是对吕布来说隐患又太大。

吕布作为大汉无双大将军,主要职责就是要平定天下,解决掉违抗朝廷的各路诸侯,所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要放在军事上。

在朝廷之中,权力过长时间集中在一人手中,有可能会发展出一位权臣,干扰到朝廷的权力平衡甚至是吕布的威严。

最后,就是现在的选官制度非常有问题!

现在不但读书教育的权力被那些士族把持着,包括选官任官方面,他们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吕布虽然在关洛地区打压了司马家族等世家,有意提拔寒门士子,但只要选官还是需要由‘大佬们’进行推荐,而且进入官员系统之后的升迁与历练机会,也要看他们的门阀和背景。

无论是从提高内政效率方面,还是权力平衡方面考虑,都需要对现在的官制进行改革。

在三国的历史上,陈群也搞出了一套九品中正制的选择制度,对于历史的人才评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不过历史上的九品中正制只是一种改良而已,根本上还是原来那一套,反而人才品级的评定也完全服务于大门阀大家族,根本没提拔出多少寒门的人才。

吕布把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大体架构向荀彧进行说明,更加细节的部分就需要这位大才来填充。

说到底,吕布对三国的历史人物比较熟悉,但对古代官制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甚至荀彧在听完他的大框架之后,对这种官制的内在了解就已经胜过吕布了。

其实三省六部制与大汉的官制有一定的‘血脉’联系,等于是把‘三省’中的‘尚书省’权利放大,再将尚书省细分为六部,将所有的政务全部归纳于六部之中。

其他‘两省’的政务部门就只是起到监督与限制尚书省权利的作用。

“吏部,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工部?”荀彧的脸上满是赞叹之色,“好!清楚明了,权责清楚,比起大汉现行官制有效率得多,更重要的是弱化了祭祀之职。”

大汉的官职设立其实是从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到秦再到汉沿续下来的,比如说‘司空,司马,司徒’这地位最高的三公之位其实就是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的职位。

在所有的官职中,对神明和祖宗的祭祀以及各种典仪官员就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而且很多都有着极高的地位。

但在乱世,那群搞祭祀的官员能顶个毛用啊,很多‘实用派’的文臣早就心中不爽了,只不过没人能提出一套既实际又成熟的新官制方案而已。

荀彧立即对吕布刮目相看,由衷拜服,对于完善新官制投入全部热情。

吕布则借机提出,希望由荀彧牵头,邀请颖川士子前往洛阳共同论辩新官制的利弊并提出建议。

这种对于大型议题聚集士子广为讨论,对于读圣贤书的士子们来说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别说春秋


相关章节: 第178章 被追踪了第179章 赵云的成熟第180章 单骑袭杀第181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82章 收服荀彧第184章 曹操的信心第185章 ‘抓到’许攸第186章 许攸的心态第187章 决战开始第188章 首战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