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明末英雄起南洋 第237章 拿铁锹上门

第237章 拿铁锹上门


推荐阅读: 鱼骨剑郡王府的小乞儿浮客楼风云:开局一颗七星丹假面骑士的万界旅行前夫有只白月光怕缠黎明弃子的不凡一生给魔尊送上一个桃子精[穿书]锦衣赴荆棘被徒弟二杀后[重生]

李丹的办法其实也不算很难,他主要是在后期处理进行一点变动,淬火工艺上进行一点改进,由原来的淬水改为淬油,淬油现在基本没人用,当然主要是太贵,大多数人能吃饱饭都不错了,怎么有多余的油脂来进行加工处理上用。



李丹倒是大方,直接命人带来两桶油,放置在淬火的池子中,分别进行后期处理。



说是打制5把铁锹,李丹在这里,马师傅一口气打制了有十多把,都是用油进行后期的淬火处理,中间还加了李丹从后世知道的一个回火工艺,在这个时代,对于铁匠铺来说都是没有的工艺,也是让马师傅听的目瞪口呆。



好在他只是认真听,也没有多问,只是将李丹的指导一步步记在心上。



因为打铁的工艺并不算稳定,无论温度的处理,还是矿石材料的选取都不算很标准。



相当于每打一口铁锹,工艺性能上都会略有差别,自然最后的好坏也有差别。



但是淬油还是比淬水好了太多,这是制作出来之后很明显就能看出的差别。



最后15把铁锹,李丹只取走了8把他认为还可以的。



但是,李丹走后,马师傅反复比对剩下的7把铁锹,跟平常他打的对比,发现这7把铁锹无论锋利程度,还是强度方面都比以前强了不知多少。



他也不禁叹道“李将军果然深藏不露啊。没想到他连打铁都这么精通。”



……



李丹等人带着制作好的铁锹,直接来找汤若望。



汤若望正在他的厅堂内眉头不展,一副愁苦的样子。



其实,他最近很高兴的,李丹一个多月前威胁了他们一下,还是警告他们不让传教之事,不过,后来李丹终究没有下狠手,而是自己失踪了一般。



很快的,陆陆续续有人来到东胜城外驻扎,而且好像没有停歇似的,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很快到几百人,上千人,现在他估计至少有三千人以上住在城外的帐篷内。



这对他们简直是无形的财富啊这都是可以转化为信教之众啊。



很快,他就打听出来,这些都是李丹从陕西的一个省份招徕而来,是打算将来修建大学城的时候做苦力和技工之用。



不管他们做什么,他们都该信教啊,这是他们这些传教士永恒的信仰。



现在这些人刚来,也没人管他们,正是他们趁虚而入的绝佳机会。



虽说他还是有些怕李丹,但是他认定李丹不敢真的对他们大开杀戒,更不会赶他们走,因为他这个大学城的建设还是少不了他们的。



现在虽说大学城已经设计好,材料也一船船,一车车的往这里运送,可是建设也好,将来李丹要的铁厂还有玻璃厂都是需要他们的。



李丹绝不敢轻易赶他们走,他是有把握的。



所以,他私下里还是派人到那些帐篷那里进行传教。



不过,他现在头疼的也是这些。



传教很失败,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失败,这些新来之人,跟那些他们见的读书人完全是两回事。



先是语言不通,他们这些传教士都是学过汉话的,无论是南京话,还是北京话,甚至广东话,他们都会说,人家也能听的懂,可是遇到陕北来的流民,他们听不懂这些人说什么,流民也听不懂这些传教士说什么。



里面识字的人很少,每个人都对他们十分警惕不说,而且动不动就动武,尤其说他们有罪需要恕罪的时候,那些流民一个个瞪着他们狠狠的骂他们。



一开始,那些传教士都不明白那些流民骂他们什么,后来他才知道,他们说的是“官逼民反我们无罪”



他们并不知道陕西那块地上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提恕罪这些人就如此跳脚



看来,还得想个办法。



就在这时,有人急急跑进来告诉汤若望“李丹回来了,手里还拎着铁锹,不知道他要干什么”



李丹对于自己不


相关章节: 第232章 招徕成功第233章 李鸿基?李自成?第234章 回家第235章 筹备第236章 铁器作坊第238章 真的麻烦来了第239章 消息传来第240章 南洋消息第241章 进军京城第242章 强军如斯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