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崇祯绝不上吊 第79章 忽悠的还不够

第79章 忽悠的还不够


推荐阅读: 我用武功在三国练兵青春与足球不死战神叶尘碧瑶影帝从流浪开始斗罗大陆之翻天复地人已穿越,分身末日求生这个世界不太坏大国崛起壹1网游之尸门败类群雄之吾乃嬴政血之新生叶尘碧瑶

“孙承宗。”卢象升沉声道。
想拿下祖家虽然困难,但更难的是祖家控制下关宁锦防线的边军。
祖家镇守辽西已经很多年,所部势力盘根错节,边军精锐又都是他们的家丁,这些家丁受的是祖家的恩惠,一旦反水,再号召起各镇边军,后果将不堪设想。
卢象升之所以选孙承宗,原因也不复杂,孙承宗才是近20年来辽东、辽西局势的缔造者,没有孙承宗,袁崇焕不会出头、祖大寿也不会出头。
可以说,孙承宗一手提拔了袁崇焕,而后作为袁崇焕的继任者,祖家、甚至边军都对孙承宗有着敬畏,只有孙承宗与之同去辽西,卢象升才能有几分把握。
“此事简单,朕容后写道旨意即可。”崇祯皇帝道。
他当然知道孙承宗的大名,老哥天启的帝师、东阁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少师、辽东督师……一大长串的头衔崇祯皇帝都念不完。
而且这孙承宗也是个文武双全的全才,天启朝时在辽东立下不少功劳,就是前任临朝时,也曾数次统兵将建虏赶出大明疆域。
但是,崇祯皇帝自始至终都没召见或者重用此人。
因为他认为关外的局势走到这一步,袁崇焕必须负有很大的责任。
天启皇帝时,由于是帝师,即便是位高权重的魏忠贤也难以撬动孙承宗的地位,天启皇帝虽然喜欢做木匠活儿,但向来尊师重道,对老师孙承宗格外尊重。
孙承宗督师辽东获得了天启皇帝的大力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他在关外的具体政策就是修城堡。
他认为明军不善于野战,但建虏也有弱点,就是不善于攻城,于是数年间,修缮大城九座、小城四十余座,修一座城堡,就派一支军队驻扎,意图徐徐图之。
作用确实有,黄台极不止一次望着修好的城堡发愁,但弊端更大,朝廷每年的税银本就不多,连军饷都快发不起了,却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去修城。
最终钱花完了,黄台极却选择直接绕过关宁锦,照样侵入关内。
熟悉不熟悉?被法国人视为无懈可击的马奇诺防线怎么崩溃的?不也是被德国佬绕过去了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第二个原因是,孙承宗年纪实在大了,孙承宗生于嘉靖四十二年,如今已经七十二岁高龄。
虽说这年月没有退休年龄限制,但崇祯皇帝也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崇祯皇帝虽然不认同孙承宗的边镇举措,但对于他的为人还是非常敬重的。
崇祯十一年,建虏兵临高阳,七十六岁高龄的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
就凭这一点,足以使前任时的满朝文武汗颜,崇祯皇帝清缴东林时,还曾特地嘱咐韩山河,不要打扰高阳的孙承宗,便是因为对他的尊重。
“此去关外事关重大,朕给你一个月的准备时间,粮草、军械等一应所需,均可报于户部支取。
关宁锦所系乃大明之屏障,朕将这个重任交于你,你当万事以朝廷为重。”崇祯皇帝又嘱托道。
“臣卢象升谨遵陛下旨意。”卢象升怎能不知关宁锦防线的重要性,他心里自是感激,但话到嘴边又觉得说再多都是多余。
如今的建虏,几乎整合了整个漠南漠北,即便不少蒙古部落还对建虏不服,但也不敢明着忤逆。
建虏本族人虽然不多,但能调动的军队却已经十分庞大,卢象升不仅要面对祖家、祖家的家臣家丁和边军,还要面对随时可能犯边的建虏,压力可想而知。
卢象升忧心忡忡的离去,崇祯皇帝也独自坐在大殿内沉思良久。
他的压力也很大,流寇、边患、朝臣,没有一个省心的,哪一方处置不当,最后买单的都是他,最后挂歪脖子树的也是他。
好在压力虽大,但毕竟没闹出什么天大的窟窿,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又过了几日,出使虎墩兔憨四个多月的顾小佳终于安全回到京城,然而顾


相关章节: 第74章 大军压境第75章 你有什么可豪横的第76章 河津顾文龙第77章 你也配跟朕提兵家之事?第78章 怎么样,你准备好了吗?第80章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第81章 大明皇家制造总局第82章 科技进步奖第83章 都是鲁圣人告诉朕的第84章 高杰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