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汉灵昭烈 第69章:仙风道骨

第69章:仙风道骨


推荐阅读: 霍格沃茨小明星我在暗黑世界里打怪修仙洪荒之酆都大帝魇昧水月星河:第一卷烟雨满城寒剑之悼亡军区签到三年,成为全球特种之父网游之剑仙帝海岛求生:从划船开始签到盗墓空间之开局获赠打卡群带着千年后的科技逃离太阳系

亥言道,“此消息可信吗?”
“我觉得可信。二位想想,倘若康王殿下真到了金营,怕早已成金人的人质,在两军阵前用来要挟我军了。”
亥言点了点,“李校尉是想让我等去寻康王,献上兵书?”
“正是。”李彦仙道,“如今汴京告急,情况难料。倒是康王正巧殿下不在城中。以他皇室宗亲的身份,振臂一呼,或可聚拢勤王之师,到时自然不缺领兵之将,这兵书也有了用武之地。”
听完此番话,亥言心里暗想,武松想将兵书交于李彦仙的决定,虽然多少有些草率,但如今看来,武都头看人的眼光还真没错。
这位李校尉不仅精通兵法,还顾大局,知轻重,果然是个人才,比那范致虚高出太多。
可惜,这样的人却身居低位,空有一身本领,却难有机会施展。
“李校尉不为私利,心系大局,令小僧十分佩服。”亥言打心底里赞道。
“诶,国难当头,万千百姓尚知同仇敌忾,我等行伍之人,食朝廷奉禄,自当责无旁贷。”
“那李校尉今后有何打算?”亥言问道。
“尽忠、保家、誓抗金贼,不求名垂青史,但求无愧我心。”
......
时局变化之快,的确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也包括丁路。
在拿到李梦权的亲笔推荐信之后,他和袁淳风就马不停蹄,一路北上,直奔汴京。
但当他们到达汴京时,城外已经遍竖五色旌旗,金国的大军一眼望不头。
闰十一月初二,金国东西两路大军就完成了对汴京的合围。等到丁路二人能看见汴京城时,城楼上已是炮火连天,箭如飞蝗。
好在,金军数日以来,都是主攻京城的东面和南面,西南方向只是围而不攻。
趁着夜色,丁路和袁淳风从顺天门跃上城墙,避开守城的宋军,一路往内城而来。
乱世之秋,意外自然还没结束。
当袁淳风和丁路带着书信找到唐恪唐大人的府第时,唐恪人还在,但已经不是宰相了。
其实,就在丁路二人从杭州出发时,唐恪就已经被罢了相位。
唐恪罢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相,也算是当今官家赵檀做出的为数不多的英明决定。
可惜,在做出这个决定之前,这位右相大人为了向金人表达议和的诚意,已经下令让各路勤王人马散去。
原本已经赶来的几十万大军就此折返,把汴京城留给了虎视耽耽的金兵。
等到金军兵临城下时,唐大人悔之晚矣。
其实,在当今朝堂之上,像唐恪这般天真而又迂腐的议和派不少。
他们以为,金兵来犯,无非就是为抢钱、抢粮、抢地,只要满足了他们的胃口,自然会退兵。
他们却忘了,人欲尚且贪得无厌,何况豺狼虎豹。
他们以为可效仿当年的“澶渊之盟”,通过议和换取百年和平。殊不知,若无寇相力谏真宗御驾亲征,并在澶州城下痛击辽军,射杀辽军统帅萧达凛,何来议和资本。
这群以士大夫治天下为己任,自认为饱读圣贤书,精于权谋,善度人心的文人,把割地求和当成他们忠君恤民的唯一手段。
他们却似乎始终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以战谋和则和存,以弱谋和则和废。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永远不要期望在谈判桌上得到。
自古蛮夷之辈,畏威而不怀德。不惩而仁,以弱示强,无异于与虎谋皮,以身饲虎。
如此简单的道理,不仅先人圣主皆有深悟,就连平民百姓都明白。
所以,当这位唐恪大人以右相身份陪同官家巡视城防时,被百姓拦下,若不是他骑马逃脱,怕是要被群殴至死。
眼见自己钦点的右相犯下众怒,赵官家也顺水推舟,罢免了唐恪。
然而,此举已经不是亡羊补牢了。因为,在十余万金军的重围之下,羊圈已经没有修补的机会了。
唐恪虽然失去了相位,但还是接见了袁淳风和丁路。
虽然,李梦权在信中写了一堆阿谀奉承的废话,但有一点还是有用的。他在信中道:袁淳风得道多年,已是仙风道骨,可驭风


相关章节: 第64章:事不过三第65章:龟息伏气第66章:万念归宗第67章:聚元复体第68章:潼关复克第70章:飞跃黄河第71章:八品小吏第72章:秀才遇兵第73章:不足与谋第74章:谁该为王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