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四十七章 帝王贪污敛天下

第四十七章 帝王贪污敛天下


推荐阅读: 武侠世界侠客行大国崛起3我穿越异世当战神联盟大导演重生之妃倾天下帝霸李七夜绝地求生:开局十万圣级选择我可以发光我有一个名人召唤系统李长安赵柔曼小说免费阅读我在火影签到变强名侦探柯南之缺月

皇帝李适收复了顽固藩镇、打败了宿敌吐蕃又降服了番邦诸国,顿时觉得自己是中兴明主、盛世贤君。自“安史之乱”后终于实现了大唐的中兴,这让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李适无比的高兴,成就感爆棚。

随后他竟突然产生了自己当宰相的冲动。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适甚至下诏停止大臣在前殿奏事,诏曰“公卿庶僚自今勿令正牙奏事,如有陈秦,宜延英门请对。”就是大臣们不用来宣政殿报告事务了,有重要事情必须当面奏报就到延英殿大门登记,请求召见。

不上朝并不是李适贪图享乐去了,而是他要独揽大权、事事躬亲。甚至亲自选用自县令以上的所有官员,以致宰相和中书省只负责颁布文书,形同虚设。

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李适肯定是日理万机,除了要处理国家大事,竟连底层官员都亲自任命。在李宁眼里,除了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么拼命外,就数他这位皇曾祖了。

你可能要问了,年过六十的他不会过度劳累,为何依旧乐此不疲

原来李适选拔官员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那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贿赂他。

在李宁前世的认知里,皇帝公然大肆卖官,收取贿赂的只有东汉灵帝和唐朝德宗两位奇葩了,他们卖官还都卖得花样别出。

东汉灵帝起码还把官职明码标价,价高者得。而李适则全凭喜好,为了美化卖官,将官员的贿赂称为“进奉”,每月进贡一次,称为月进,每日进奉一次,称为日进。当有职位空缺时自然优先考虑“进奉”之人。

除了公然卖官之外,李适还专门搞出了各种收取贿赂的项目,他让天下各道各镇及各州各县都要进奉的“税外方圆”和“用度羡余”,这些钱都进了他自己的小金库,小日子过得无比滋润。

除此之外,他还纵容宦官以“宫市”、“五坊”之名敲诈勒索。所谓“宫市”就是供应皇家日常生活用度的专属交易市场。

“宫市”自古就有,甚至宫市比其他地方更容易获利。乃至后世的清朝光绪皇帝以为鸡蛋是昂贵的食物,一个竟然要三两银子。宦官获得巨大利润,自然也不在乎多付一点钱。

但此时的宦官们仗着皇帝的宠信常常低价购买物品,甚至直接巧取豪夺,还强制百姓进宫市交易。

“五坊”即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和犬坊,专门负责在民间寻找宠物,供宫廷贵族赏玩。韩愈三次考博学宏词失败后就曾作感二鸟赋,揭露这一现象。

五坊公差将捕鸟网放在在井口、门口,阻止百姓喝水、出行。若有百姓质疑,公差们就蜂拥而上、拳打脚踢。被打之人只能拿钱消灾,否则就会被公差以“妨碍公务”之罪抓进大牢。

李适对于钱财的热爱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平定安史之乱到后来的削藩,朝廷军队每每都因钱财不足而束手束脚、难尽全功。

代宗皇帝李适之父命刘晏改革盐铁制度。国家获取了一定的钱财,才平定了“安史之乱”。所以李适一登基就紧抓财政,根据宰相杨炎、韩滉、刘晏等大臣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以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制和一切杂役、杂税。

可以说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它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使封建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扩大了税源,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保证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税收,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但这变相削藩的举措,不久后就引起了藩镇叛乱。皇帝李适也迫不得已,流亡奉天,回京后又连年与吐蕃苦战。这样贫苦的日子更让李适明白了钱财的重要性。他紧抓财政,以心腹宠臣裴延龄为户部侍郎叛度支,大肆敛财,后又恢复征收茶税。



相关章节: 第四十二章 志道同合结新朋第四十三章 有心栽花花不开第四十四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四十五章 吐蕃攻唐乱西北第四十六章 骠国献乐结邦友第四十七章 帝王贪财敛天下第四十八章 陛下揽权当宰相第四十九章 韩愈替友荐英才第五十章 元稹卖身求官位第五十一章 发展造纸业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