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为陛下送行

第一百四十二章 为陛下送行


推荐阅读: 我家有位宝藏女友我蜀山太师叔祖签到365天虞长歌无色天穹一剑弈天下NPC的综武大世界天启王国绽放云霄之巅我有万千技能永远的猎魔人TSR管理局第3号档案

赵广率军沿涪水而下,向永安进军。
杜预领军沿大江东进,意夺取巴郡全部。
罗宪孤军坚守永安城,时时准备与赵广来一个里应外合。
围绕永安这个焦点,汉魏之间又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杜预顺江而下全军兵力共计一万余众,大小船只约四百余条,这些舟楫并不是杜预凭空变出来的,而是钟会的遗产。
魏军入蜀之后,试图自立的钟会利用占据蜀郡的实力优势,开始打造战船、收拢商船,编练水战之师,待稍稍成形,却因身死被杜预捞了个便宜。
从数量上来看,魏军水师已经算是巴蜀一带规模最大的一支水军,但从质量上看,杜预的这支水军战力上,又有诸多的不足。
负责操练这支水军的魏军将领李准,其祖父李异,曾是益州牧刘璋手下征东中郎将赵韪的部将,后来又追随锦帆贼甘宁投靠了吴国,不过,李异在夷陵之战中,被蜀将吴班、冯习所败,李异战死。
李家在李异死后没落,到了李准时已经沦为豪酋部帅,钟会得知李准勇猛,水战本领出众,遂往请李准担任魏军操江裨将。
由于时间太短,又不堪被重视,李准虽然尽心尽力,但魏军将卒对水战的熟悉程度充其量也就是能行走的地步,特别是到了大江之上,杜预、张雄、李准更是只能沿着江边而走,不敢将船队驶入更为开阔的江中。
永安上游,蜀地江阳郡。
魏将张雄领先锋疾进向东,到达江阳时,突然停留了一天一夜,张雄倒没有耽误战机的恶意,他只是想报答杜预一下。
全军驻足不前,魏军将卒听到张雄的这一命令,不禁感到万分不解。不过,随后张雄向他们解释了其中原因:给杜预将军治病。
杜预的大脖子病,在三国时属于疑难杂症,医书上把这个病称为“哉人之颈”,春秋时期著名的风水师樗里疾得的也是这个病。
要知道樗里疾当时还是秦国的王族,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的弟弟,地位已经很显赫了,但就是没办法治好这个难疾。
张雄到了江阳之后,听到此地有治愈哉人之颈的例子,不由得高兴万分,他想着报答杜预的知遇之恩,于是想要给杜预找一下治疗大脖子病的偏方。
其实,杜预的这个病,还要细分为缺碘和碘过剩两种,治疗的方法也不同。缺碘引起的大脖子病,患者就适量的增加碘的摄入,增加含碘量高的食物。
杜预是关中人氏,长期居于内地,平时也不会食用一些江海产品,身体缺碘也是正常。
江阳郡的井盐,产量与广都的盐井不相上下,在张雄到达之前,这里归黄氏豪族所有,这个黄氏也就是蜀国的宠臣黄皓的家族。
黄皓祖上是江阳人氏,这些年依靠拍刘禅马屁,聚敛了诸多的财富,不过,现在黄皓也一起被送到了魏国,成了无职无权的闲人,黄氏没了依靠,也只能任人宰割。
张雄到来之时,黄氏已经被钟会的乱兵给洗掠了一遍,不过毕竟根深蒂固,等张雄再到时,黄氏家族才始被连根拔起。
杜预见张雄又是给自己治病,又是充实军中粮秣,倒也没有怪张雄耽误先锋的本职工作,魏军在江阳稍作休整,再次启程向永安进发。
此时,赵广的先锋陈同部已经到达临江,这里是阆水(嘉陵江)、渠水(渠江)、涪水(涪江)交汇之冲。
临江在后世的名称叫合川,这里在南宋的时候修筑有一座著名的堡垒城:钓鱼城。
陈同引军到达临江,在稍稍观察了这里三江汇流的险要地势后,汉军在钓鱼城原址上修了一座小寨,陈同的用意一是接应赵广的主力部队,二是阻挡来自阆水方向的王濬魏军。
五月一日。
陈同率军抢先一步,进入永安城。
城内的汉军兵力总数增加到五千人,其中水军有七百余人,除了兵力增加外,陈同这一部还给永安守军带来了最为先进的钢刀、铠甲等兵械,这让罗宪守城的信心倍增。
等到杜预领军到达永安外围江面时,汉军已是准备齐整,


相关章节: 第一百三十七章 罗宪顽强坚守第一百三十八章 刘谌宁死不降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负忠烈之名第一百四十章 增援永安第一百四十一章 排兵布阵第一百四十三章 1级造船术第一百四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武力值90第一百四十六章 开辟南洋第一百四十七章 司马篡魏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