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七十四章 河西走廊

第一百七十四章 河西走廊


推荐阅读: 我家有位宝藏女友我蜀山太师叔祖签到365天虞长歌无色天穹一剑弈天下NPC的综武大世界天启王国绽放云霄之巅我有万千技能永远的猎魔人TSR管理局第3号档案

刘弘身份高贵、讲礼数、又懂得进退。
刘宣虽然穿着锦袍、但骨子里依旧是胡种。
在两人之间,谁是更合适的谈判对象,不用多说,肯定是刘弘。
更何况,刘弘提出的搁置争议、合作开发盐池的主张,让赵广眼前一亮。
三国大战连年不休,耗尽的是汉人的底气,便宜的是胡虏的崛起,晋国的统一与其说是国力强大后的必然,不如说是刘禅、孙皓两个末代皇帝比司马炎要更差、更烂。
如今,新汉虽然重建,但从河东一战的情况来看,汉军的底气还不是很足,就以蒲阪这一战为例,如果没有赵广超出常人的神勇表现,汉军能不能顺利击溃诸胡,还是个未知数。
休养生息需要时间,军队补充,民生积累、辎重调度等等也都需要时间。
同时,在多年战乱之后,北中国的人口已经急剧减少,一向紧俏的盐的价格也跟着降了下来,这种情况很正常,需求少了,价格就下来了。
有人就有盐的销量。
晋国的人口最多,盐的消耗量也最大,吸纳了河东难民的新汉人口排第二,用盐量也相当的大,至于南方的吴国,则另有海盐的渠道,不从解池这边运盐。
真正缺盐的是匈奴、鲜卑等胡族,他们一没有技术,二没有盐工,三境内没有盐井,可以说什么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汉人那里交易获取盐巴。
这种生活必需品的交易,从两汉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清,也是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优势所在,所以,共同开发解池,晋国看似吃了亏,但实际上只要垄断了盐的交易价格,司马炎照样赚的不会比之前少。
皆大欢喜,坑胡虏的主意,赵广自然没有理由拒绝。
和刘弘一样,刘宣也带着和平的使命而来。
阎宇这个假诸葛亮把匈奴诸胡坑的不轻,万余骑卒幸运的逃回去的不到二千余骑,其中还有不少受伤严重的,能不能治好活下去还很难说。
赵广在蒲阪渡口祭典阵亡汉军将士,离石的刘渊及匈奴诸部酋帅也在为没有回来的勇士而痛心落泪,在悲痛之余,各部酋帅不约而同的寻找失利责任人来。
谁该为败仗负责?
五部大都督刘渊吗?是他做出的决定,也是他号召征募的诸胡勇士?
当听到五部开始有阵阵的抱怨时,刘渊有点慌了,毕竟,他这个五部大都督上位的时间还不长,只有区区一年不到。
人心要是不稳,那等待刘渊的将是被推翻、被杀死的下场。
急于缓解内部矛盾的刘渊,在与刘宣、文立等心腹商议之后,决定采取对内对外两步措施。
对外方面,刘渊也遣出一向信任的刘宣为使节,前往关中与赵广会面,刘渊也没有多大的奢望,主要就是希望汉匈停战,让他有机会先稳定一下内部。
要想停战,当然要付出代价。
刘渊给予刘宣的底线是赔偿皮毛、牛羊等特产,要是赵广愿意接收并州一带的汉人的话,也可以拿来充抵,至于战马那是万万不能给的。
刘宣这个匈奴贵族能言会道,又学习了汉人的文化,但就骨子里来说,却是比刘渊更加的胡化,他的梦想就是再一次建立一个横跨北方的大匈奴帝国。
对匈奴这样驯不服的胡虏,赵广当然不会客气,代表新汉一方谈判的是老臣诸葛绪,刚刚从长安赶来的诸葛绪很有谈判的经验,以他的年纪和资历,也足以镇得住刘宣。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谈判,汉匈两方终于达成了一揽子的停战协议。
为弥补新汉的损失,匈奴五部接下来将每年向新汉提供二千头牛、三千只羊,同时,世居并州太原一带的汉民六千余户、三万人丁也将集体迁往关中。
送出这些牛羊、人口,对匈奴五部来说,虽然是很大的损失,但这些牛羊刘渊可以向各部落分摊下去,实在不够的话,就越过太行、黑山向幽州一带劫掠。
匈奴虽然打不过赵广,但并不表明打不过幽燕的地方豪帅坞堡。
本来,赵广还可以再和刘渊僵持一、二个月,但东征将士


相关章节: 第一百六十九章 同归于尽第一百七十章 老将凋零第一百七十一章 挡者皆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第一百七十二章 阎王索仇第一百七十五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长征健儿第一百七十七章 雄心壮志单章说一下作者本人情况、加更和情节讨论第一百七十八章 名将郭淮之子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