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梦想从1999开始 第一百九十八章、中国第一炸

第一百九十八章、中国第一炸


推荐阅读: 师傅零零发沈卿卿冷少恒一世之尊叶凡秋沐橙从吞噬开始横推诸天鞠莉与果南的冒险之旅叶凡秋沐橙超凡魂武挽名录打造人间仙朝三国志之南阳有隐居我与她的三生三世模拟城市之打钱


在所有电影类型中,战争片需要的演员最多。
在没有特效的年代,为了拍出真实的效果,很多时候需要出动军队。
苏联拍摄的《战争与和平》,《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等电影的时候就出动了驻军。
内地这边也一样。
战争大片《大决战》,出动部队之多,创造了历史。
其中最经典的要数《淮海战役》中,黄维十二兵团那长达两分多钟的航拍长镜头
伴随着雄壮的背景音乐,黄维兵团的部队气势汹汹杀奔淮海战场,看起来可谓是兵强马壮训练有素。
这段长镜头也曾多次被其他影视剧借用,比如《亮剑》里就曾出现过。
只不过这个长镜头超越了历史,因为看似简单的一组长镜头实际上展现的是一支部队的战斗力。
用军迷的话说,如果当年的黄维兵团真能走出这样的队形,那他们当年也不会被窝窝囊囊的围歼。
在画面中的部队不论是步兵、装甲兵、坦克、后勤和工兵都各司其职不紧不慢,整个部队显得从容不迫又秩序井然,给人一种大兵压境的紧迫感。
想走出这样的队形,那必须是训练有素、令行禁止、指挥协调和士气高昂的部队才行。
别说他们,就算是当年的华野和中野的主力部队也走不出这样的队形来。
真实的历史中,即使是老蒋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军,士兵素质也不怎么样。
因为老蒋的士兵以拉壮丁为主,只是简单的训练就拉上战场,根本走不出这样高效率的行军队形的。
据黄维兵团十八军军长杨伯涛的回忆。
当年他们赶往淮海战场时基本上是乱糟糟的,部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官兵没有经过动员,道路泥泞难走,各个兵种在行军路上乱成一团,在过河时甚至还淹死了人。
这段镜头是由解放军第十二集团军三十六师参与拍摄的,这是一支来自中原野战军的老牌劲旅,著名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就是该军前身中野六纵在强渡汝河战斗中喊出来的。
《淮海战役》拍摄时,十二集团军三十六师正在附近冬训,于是他们得到了这次扮演黄维兵团的机会,地点和番号几乎都没变,也是巧合也是缘分。
当然镜头中也有穿帮,估计是因为剧组道具或者伪装不够,我军59式坦克堂而皇之出现在镜头里……
随着主旋律电影的没落以及制片厂的改制,以后的电影剧组再也不能找来一个主力师,拍摄如此气势恢宏的长镜头。
即使雷卫东这个穿越者也一样。
以至于这段长镜头成为我国电影史上的瑰宝。
原来的熊猫影业可以说是一皮包公司。
拍摄《夜店》的时候还要去青年制片厂借人借设备,单独拍摄战争片想都不用想。
但是现在。
看着公司人员名单,雷卫东不由的感叹。
“老子鸟枪换炮,可以拉出去打一仗了。”
从灯光、摄影到服装、道具再到冲印、配音,几乎每个环节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人员加盟,更主要的是这些人都是从各大制片厂过来的。
不光专业经验丰富,还都客串过电影、电视剧,有一定演技,有了他们,雷卫东连群众演员都不用愁了。
如果不是他们制片厂吃饭都成问题,熊猫影业这边待遇又好,他们也不会离乡背井,从国有制片厂跳槽到私人企业。
至于他们的能力怎么样?
呵呵!
雷卫东想起了史迪威将军的一句话,中国拥有一流的士兵,却只有二流的军官,三流的将军以及不入流的最高统帅。
这句话很合适一些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
内地的工人是最优秀的。
吃苦耐劳不说,加班还无怨无悔,比欧美以及印度的工人不知道好多少倍,是私人企业、资本家的最爱。
领导他们的技术人员、中层领导也都不错。
虽然思想还有技术有些落后,但这都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只要给他们时间和机遇,很快就能成长起来。
外企也很喜欢用他


相关章节: 第一百九十三章、王宝宝第一百九十四章、主旋律电影第一百九十五章、风头大家一起出,风险大家一起担第一百九十六章、私人会所第一百九十七章、我们来自未来第一百九十九章、小崔《实话实说》第二百章、怼死人不偿命第二百零一章、女演员上位第二百零二章、剧组探班、结果第二百零三章、自投罗网

也许你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