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书画村
首页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

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后住金山陵园还是落叶归根?


推荐阅读: 我在修仙界当up主斗罗之别等我CD转好我不是械王每天都在升级打怪爆装备从钢七连开始崛起大秦,开局被始皇帝偷听心声碳变之唯我独法追杀作家修仙从种红薯开始从贫民窟走出的王者救世主的修炼手册从入门到入土霍格沃茨的德鲁伊大师

王直本质上是个日子人,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其位,谋其职,干好自己的活儿,不被陛下找麻烦。
像大多数的翰林一样,王直先入了文渊阁,起草诏书,被授予了修撰,最后进侍读学士,质史籍疑义。
永乐二年中了进士,一直到正统三年,整整三十四年,他就这么一直混天度日,得过且过,有琅琊王氏的支持,他的日子从来不难过。
正统三年,王直修《明宣宗实录》,才正式做了礼部侍郎,但主要工作依旧是侍读学士。
自从到了礼部,当时的礼部尚书胡濙,就开始分派给王直一些具体的部政事物,王直做的不够好,但也不算差。
正统八年,王直接替了郭璡的班,当了吏部尚书。
王直先后和杨士奇、王振发生了一些小摩擦。
杨士奇,是宣德、正统年间的朝堂执牛耳者。
李贤也曾经和杨士奇发生了点小摩擦。
李贤宣德八年进士及第,去河津考察治理蝗灾,杨士奇要见他,李贤一句我很忙打发杨士奇。
因为当时河津蝗灾闹得真的很凶,李贤忙得脑子都要裂了,当然没空。
王直也和杨士奇发生了点摩擦。
杨稷不法,具体而言,就是在杨士奇在江西吉安府老家,仗势行恶,手上有数十条的人命官司。
《我的父亲是杨士奇》
王直就是督办此案。
王直也是江西人,按朝堂的规矩,乡党应当留情。
当时杨士奇还不知道儿子的案子案发了,回老家扫墓。
王直思前想后,就抓在京的杨稷,国法和乡党之间,王直选择了国法。
本来王直打算赶紧查补清楚,办成铁案,但是杨士奇又回来了,杨士奇大怒,王直被从礼部扔到了吏部去。
但是终究是国法无情,杨稷毕竟手中数十条人命官司,最终被皇帝判斩,杨士奇因此致仕。
王直做了吏部尚书之后,稽戾王将神器假手于人,朝堂变得更加光怪陆离。
王直、于谦、赵新等人,经常弹劾王振独揽朝政,擅作威福,王振就让户部侍郎奈亨构陷王直。
这件案子闹到了三法司会审的地步,最终奈亨被斩首,王直被判流放,赵新、曹义等人被判罚俸,才算是了结。
王直最后被私宥了。
土木堡这个小小的城堡,若非发生了大战,可能没有人会记住这个名字。
正统十四年,这个小小的营堡,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木堡变乱发生仓猝,留守京师的朝臣屡呈奏议,纷纷称王直为首。
但王直认为自己不如于谦,所以每件事都多加谦逊,极力推举于谦,甘心居于其下,本人则只是镇静持重、抚慰群臣罢了。
王直知道自己担不住事儿,他一辈子都在做日子人,哪个京师混了三十四年的翰林,混了那么久,才到礼部侍郎的位置?
王直又没有出京任推官、巡抚,一直在京师,而且多有活动,爬的这么慢,完全是他的性子,本质上就是个日子人。
日子人的特点就是没啥大的企图心,不希望改变,因为改变代表着他这种老官僚利益受损,一个成熟稳定的朝堂,跟符合日子人的心态。
但是土木堡之变来了,他不变也得变,大明都这个样子了,再混下去,皇帝就该褫夺他的功名利禄了。
人活一世,不就求功名利禄吗?
所以,王直一直在努力的适应新朝雅政。
而且他做的还不错,京察他请旨督办的。
九十五条的《宪纲事类》,是在王直的手中诞生的。
都察院、按察司、六科给事中等风宪言官犯九十五条,则从重处罚,比常人犯法罪加三等。
罪加三等,肃清风宪言官才能继续推动吏治。
之后,王直就开始请求大计,在大计之后,王直立刻开始了考成法的推行。
所以,自从景泰元年起,王直相继做了京察、立法、大计、考成,四件大事。
虽然考成法很是辛苦,但是王直一直做的不错。
毕竟还有个能臣干吏王文,在文渊阁负责具体的考成诸事,陛下对于重大事物,也会自己考成,


相关章节: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亚优秀的匹配机制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责众,冤魂何以慰藉!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该被枪指着第四百二十章 过犹不及 旧事追罚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种选择第四百二十三章 谏治国君道臣义万言疏第四百二十四章 这就是贤臣良相?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缓急,物有轻重第四百二十六章 刀光剑影,你来我往

也许你还喜欢: